疫情產業觀測
關於MIC
產研所簡介
歷年大事紀
顧問團隊
產品與服務
整合型顧問服務
AISP情報顧問服務
產業顧問學院
青年產業分析學程
產業觀測
新聞發布
新聞發布
產業別
全部
資訊電子產業
智慧科技暨網通
軟體
區域研究
產業趨勢前瞻
年度
全部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檢索條件:
全部
軟體
2021/02/03
【2020下半年行動支付大調查】六成消費者常用行動支付 比例首度超越電子票證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進行2020年下半年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並發布2020上半年疫情期間的消費者使用習慣變動情形。在消費者常用交易方式中,行動支付(60.3%)仍低於實體卡(76.3%)與現金(75.5%),卻首度超越實體電子票證(54.8%),進入黃金交叉。
資訊電子產業
2020/12/15
疫情觸動數位轉型契機 數位經濟時代來臨
資深產業顧問洪春暉表示,隨著新興技術疊代演進、智慧應用普及與產業生態系改變等因素帶動下,數位科技將逐漸擴散至各行業的應用,疫情將加速產業數位轉型,驅動數位經濟時代來臨,未來不僅ICT產業將因為數位經濟來臨,出現新一波的發展契機,非ICT產業也將迎接因數位轉型而帶來的新興機會與挑戰。
軟體
2020/12/15
2021年企業OT資安需求大幅提升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12/15舉辦《2021高科技產業前瞻趨勢》記者會,分析2021年資訊軟體與服務產業,值得關注的10個重要趨勢。
資訊電子產業
2020/12/15
量子科技:2021全球最新科技戰場
產業顧問勵秀玲觀測2021年產業,在「遠距模式持續驅動雲端服務需求、美中關係下的新供應鏈戰略、併購後的技術布局與產業結構改變、運用創新科技精凖提供服務」等四大關鍵因素的影響下,剖析十項重要的趨勢預測。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20/12/15
2021年5G手機滲透率達39.8%
產業顧問林柏齊表示,2021年將是網通產業秩序重組的一年,主要是2020年COVID-19疫情、美中科技戰與全球5G開始規模商用化等因素,驅動網通產品/技術、產業競局、營運模式的大幅變革。因此,資策會MIC提出2021年網通產業的九大關鍵趨勢。
軟體
2020/11/10
2020雙11網購預算 每人平均10,350元 「免運」促銷吸引力比例上升11.2%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雙11網友網購意向」進行網路調查,2020年臺灣網友在雙11檔期的網購預算平均為新台幣10,350元,有六成網友消費預算在7,000元之內,最大多數網友(32%)消費預算落在1,000~4,000元區間,另有28%高消費族群的網購預算超過10,000元。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20/10/30
2021年全球5G用戶數達3.3億
全球5G網路布建速度遠比4G當時快速,全球5G用戶數將從2020年1.9億成長至2021年3.3億,其中東北亞由於享有人口優勢,加上韓國與中國大陸商轉時間早,將成為用戶數成長最主要地區。
軟體
2020/10/29
四大數位科技應用 企業韌性的關鍵利器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10/28~10/30舉行《33rd MIC FORUM Fall》,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全面改變人類消費、工作與企業生產型態,加速各種宅經濟發展,其中又以「宅辦公」、「智慧商務」與「智慧學習」最具商機。
資訊電子產業
2020/10/29
2021智慧科技新興應用產品 關鍵四大趨勢
觀測智慧科技新興應用與產品發展,未來將有四大趨勢值得關注,特別是「AR/MR即將起飛」、「PC產業局勢變化」、「雲端應用帶動資料中心發展」與「Edge AI於智慧影像辨識應用」。
資訊電子產業
2020/10/28
2021年全球ICT產業展望審慎樂觀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顧問洪春暉表示,影響2021年半導體產業景氣的關鍵為「美中貿易戰、AI、5G」;影響IT產業的關鍵為「零組件供應、遠距需求」;影響通訊產業的關鍵為「新冠肺炎疫情、5G、乾淨網路」。
資訊電子產業
2020/09/24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 2021有望復甦
展望2021年全球ICT產業前景,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全球半導體與智慧型手機成長將達到12%、伺服器、網通可達到4%。終端消費市場回復與高速運算(HPC)、5G的需求不斷,皆有利於全球半導體出貨;而智慧型手機市場2021年有望復甦,主要來自5G換機潮、手機品牌廠優化產品功能,與行動處理器大廠積極投入。
資訊電子產業
2020/09/24
2021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率10.1% HPC、5G為兩大成長動能
展望2021年,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鄭凱安表示,預估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率為10.1%,市場規模達4753億美元,HPC與5G將成為兩大成長動能,而因疫情帶來的無接觸需求,驅動物聯網應用快速發展,消費市場是否能在疫情受控後回復,是未來重要的市場觀測指標。
資訊電子產業
2020/09/24
2020全球與臺灣筆電出貨 創五年新高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2020年全球筆電出貨達1.7億台,成長率6%,創下近五年新高,由於2020年疫情提前了筆電換機潮,預估2021年出貨將負成長4.3%,資深產業顧問楊中傑表示,資訊硬體產品市場的發展重點在於滿足人類工作與學習型態的改變,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緩解,遠距辦公與遠距教學持續發展之下,筆電仍有成長空間,將有利於商用、教育筆電廠商。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20/09/24
四大市場帶動 2021全球通訊產業產值成長8.1%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展望2021年全球通訊產業發展,預期「消費端(如智慧型手機)」、「5G電信網路」、「企業網路」、「資料中心」四大市場將帶動2021年全球通訊市場成長,預估產值成長8.1%,達6,133億美元,其中行動裝置約占七成。
產業趨勢前瞻
2020/09/14
金融科技發展 驅動臺灣監理科技商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與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於去年底共同成立數位金融創新實驗室,將「數位金融」、「法規監理」、「人工智慧」及「數位轉型」列為四大主題,作為服務與研究主軸。今年9/10共同舉辦《金融監理科技2020高峰論壇》,更聯合將來銀行與捷智商訊,分析趨勢與產業經驗。
軟體
2020/09/01
【寵物消費者調查一】51~55歲是寵物市場金雞母 26~35歲最愛用寵物科技產品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網友寵物飼養及消費行為進行調查,發現近年養寵物的觀念逐漸轉變為養「毛小孩」,飼主更願意花費在基礎需求之外如醫療、居家用品、娛樂互動等項目。
軟體
2020/09/01
【寵物消費者調查二】寵物店成寵物市場最強通路與傳播管道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網友寵物飼養及消費行為進行調查,發現在網購當道的時代,實體購物仍在臺灣寵物市場中扮演要角,將近七成飼主最常在「寵物店」進行購物,同時也是飼主最大的產品資訊傳播管道。
軟體
2020/09/01
【寵物消費者調查三】近七成網友曾養寵物 Z世代與未婚族是潛力飼主
產業分析師鐘映庭表示,未曾飼養寵物的網友有高達六成未來無飼養意願,但有意願者中,Z世代反映出高度興趣,18~20歲族群比例甚至高達75%,成為未來最有潛力的飼主,相反的,41歲以上族群未來飼養意願降低;另外,未婚族群有意願飼養寵物的比例較已婚者高9.1%,可預期未來寵物族群的成長空間將集中於Z世代與未婚兩大族群。
軟體
2020/08/04
11%臺灣網友 疫情期間首度使用美食外送服務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網友2020上半年於疫情期間使用美食外送服務進行調查,發現有53.3%網友曾使用美食外送服務,首度使用更占了10.9%,另外,曾經使用且疫情期間頻率增加者占了22.1%。
軟體
2020/07/09
【2020上半年行動支付大調查】行動支付首選偏好度 已首度超越實體卡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消費者,進行2020年上半年行動支付大調查,發現若商家支援所有支付工具,臺灣消費者首選行動支付的比例(35.3%),已首度超越實體信用/金融卡(33.9%)。
資訊電子產業
2020/06/10
MIC調查:臺灣AI發展以三大技術為主
資策會MIC調查臺灣「產業AI」與「AI產業」企業與新創,發現目前技術發展前三名以「數據推理推論、電腦視覺、語音與自然語言處理」為主...
軟體
2020/06/09
未來三年水平領域AI新創 聚焦「生產力工具+AI」
AI是全球企業進行數位轉型,數位策略中的重點項目。資策會MIC表示,國際AI新創發展推估將在1.5~3年間進入成熟期,未來三年的垂直領域AI新創主要聚焦四大領域「醫療保健、零售與行銷、汽車、金融」,而水平領域AI新創則聚焦「生產力工具+AI」,將提供企業更多元的數位轉型工具...
軟體
2020/06/09
資安合規為未來5G市場決勝關鍵
資策會MIC觀測資安發展表示,未來有六大關鍵值得注意:「雲端資安、宅辦公資安、工控資安、勒索軟體、5G資安、AI的深偽技術(Deepfake)」。
產業趨勢前瞻
2020/06/08
維持國際競爭力 建議臺供應鏈布局綠電採購
資深產業分析師陳志綸指出,從臺灣太陽能產業產值歷年變化中,可發現已從零組件生產轉向系統整合;另外在國際市場供過於求、中國大陸產能持續擴大影響之下,市場也從外銷轉向內銷,內銷比例從2017年40%提升至2019年80%,預期太陽光電產業將朝高值化、差異化、系統化方向發展。
軟體
2020/06/08
未來行銷科技 更分眾、更無縫、更專屬
針對行銷科技發展,資策會MIC表示,未來核心仍以「消費者數據」為主,綜觀國際創新應用趨勢,未來行銷可思考朝「更分眾、更無縫、更專屬」發展。
資訊電子產業
2020/06/05
後疫情時代 公衛AI發展將更受關注
目前AI醫療健康發展雖然仍以「臨床診療」為核心,但其實多個健康照護的次領域都快速採用AI技術,特別是經歷2020年全球肺炎疫情,過去資源比重被輕忽的公共衛生次領域又重新獲得重視,其AI技術包含疾病預測與預防、流行病源基因演化路徑等。
產業趨勢前瞻
2020/06/05
臺灣開放銀行邁入第二階段 技術安控成關鍵
臺灣正邁入開放銀行第二階段「帳戶資訊」,資策會MIC指出,加強技術與安控要求是此階段發展關鍵,達到金融機構與第三方服務業者雙方介接技術的一致性與合規,才可能談論所謂第三階段的「交易整合」。
資訊電子產業
2020/06/04
我國中小企業面臨接班階段 為導入智慧製造絕佳時機
MIC觀測整體發展趨勢,分別從智慧科技導入、邊緣運算導入與工業雲平台發展現況談起,剖析智慧製造未來趨勢。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20/06/04
搶占交通數據 數據平台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智慧交通將成為解決城市發展瓶頸的重要手段,目前的三大發展主軸聚焦於「交通數據」、「自駕車」與「車聯網」,將聚焦此三大主軸的發展動態與趨勢。
軟體
2020/06/03
物流倉儲成未來電商平台發展天花板關鍵
產業顧問王義智表示,疫情為人類生活、工作、生產型態甚至企業思維帶來革新,革新樣態將成為人類新常態。除此,疫情所帶動的宅商機長遠影響值得觀察,可歸納為三大關鍵「宅商務」、「宅辦公」與「宅育樂」。
資訊電子產業
2020/06/03
後疫情時代 居住空間的六大反思議題
產業顧問勵秀玲表示,肺炎疫情帶來人類對於居住空間反思的機會,綜觀全球發展趨勢,共有六大居住空間的反思議題值得後續觀察。
產業趨勢前瞻
2020/06/01
詹文男與業界專家高峰對談 為後疫情時代臺灣產業點亮新活路
由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主辦的第33屆春季線上研討會《蓄勢》於6/1,同步發布超過40個議題,解構「後疫情時代」產業機會與挑戰,以及2020年10大重點垂直應用領域商機。首場高峰會由MIC詹文男所長邀請三位業界專家,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佳世達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陳其宏,與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深度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產業所帶來的破壞與創新」議題。
產業趨勢前瞻
2020/06/01
MIC三大領域研究中心對談 企業談超前部署 先看疫情後世界的變與不變
本場高峰會聚焦資通訊產業、電商及新興服務等焦點議題,包括「疫情對資通訊產業供應鏈造成的衝擊」、「資通訊產業長期展望」與「後疫情時代的變與不變」、「廠商如何超前部署」等議題提出剖析。
資訊電子產業
2020/06/01
2020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1.2% 臺灣表現略優於全球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6/1~6/10舉辦第33屆春季線上研討會,展望2020年全球與臺灣半導體暨資訊電子產業,以及疫情之後的產業轉變。資策會MIC指出,由於美中貿易戰與疫情衝擊,2020年是緊縮的一年,雖然5G與高效能運算的需求浮現,但是在疫情衝擊下,全球整體成長不如預期,成長動能遞延1~2季,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預估將微幅成長1.2%,預估臺灣2020年半導體成長率為1.7%,略優於全球,產值為新台幣2.45兆元,產業顧問楊中傑表示,主要在廠商先進製程量產帶動下,平均銷售單價提高,另外2019年科技廠商併購效益提升也有關聯。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20/06/01
2020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跌破12億台 5G手機出貨2.06億台
資策會MIC預估,疫情若於上半年受到控制且未大規模復燃,2020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仍將跌破12億台,出貨量減少16.9%,即使疫情受到控制的局勢更樂觀,預估仍不免減少12%的出貨量。資深產業顧問張奇表示,全球主要市場美國、歐洲、印度的市況皆不佳,在主要國家失業率大幅上升與民眾收入下降的情形下,消費力道仍難以復甦,換機潮也隨著遞延。
軟體
2020/04/16
【網購大調查系列一】行動下單急追PC呈五五波 行動商務正式成為主流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網友網購行為進行大調查,發現2019年網友網購的行動下單比例,從2018年35.9%大幅成長至49.6%,已快趕上PC下單。針對網購行動瀏覽比例,則從2018年43.8%成長至2019年55.9%,也是首度超越PC瀏覽。調查更顯示,行動網購普及度快速上升,與PC普及度差距從2018年22.8%,大幅縮小至2019年5.1%。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儘管行動商務發展已久,其實仍以PC下單為主,不過2019年調查結果正式宣告行動商務已成為主流。
軟體
2020/04/16
【網購大調查系列二】9成網友有實體零售APP TOP3為全家、7-11、全聯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網友網購行為進行大調查,已有高達92%網友下載使用實體零售通路App,普及率前五名為「全家(68.3%)」、「7-11(60.8%)」、「全聯(53.3%)」、「家樂福(37%)」與「屈臣氏(31%)」。調查顯示,近七成消費者最重視APP「行動會員卡」功能,可進行點數累積、查詢與兌換,網友重視其它功能尚有「消費紀錄查詢」、「行動支付」、「寄杯服務」與「禮券兌換」。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實用度前五名皆與消費者權益有關,而餐飲商品資訊、線上DM、門市據點等商家端資訊相對排名落後,業者開發或調整APP時可優先考量消費者需求心理。
資訊電子產業
2020/04/08
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出貨恐下滑 非接觸商機成未來關鍵
資策會MIC副所長洪春暉指出,疫情帶動遠距上班與遠距教學,改變了人類既有生活與工作模式,相關產品將成為長期商機,即便疫情消失,非接觸商機後勢仍看漲,建議廠商「超前部署」具市場潛力的新興非接觸式科技與應用。
資訊電子產業
2020/04/08
疫情衝擊全球經濟成長 下半年反彈兩大觀測重點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顧問陳子昂表示,2020下半年全球經濟有兩大觀測重點:第一,中國大陸疫情是否趨緩,且紓困及刺激政策能否讓經濟V型反彈;第二,美國疫情是否可在8月底前控制成功、經濟成長U型反彈。
軟體
2020/01/20
【行動支付大調查】行動支付用戶達六成 最常使用方案與場域大排名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連續五年進行《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根據2019下半年大調查,臺灣行動支付用戶已達六成,用戶最常使用的行動支付品牌,前三名依序為Line Pay、街口支付與Apple Pay。
資訊電子產業
2020/01/09
【CES觀展同步解析2】智慧健康多元需求 為中小型新創業者帶來商機
整體而言,運動應用的主流趨勢是結合虛擬模擬與實際動作,在娛樂中達到運動效果;照護應用則針對老人、幼兒等不同客群,提供客製化服務。資深產業分析師吳駿驊觀察指出,智慧健康廠商樣態多元且發散,然而可觀察到大數據的蒐集、與AI技術結合的趨勢明顯,未來智慧健康的多元需求勢必為中小型新創業者帶來商機。
資訊電子產業
2020/01/08
【CES觀展同步解析】創新風潮席捲大廠 臺灣ICT業者可謀智慧車契機
2020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於1/7(二)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開展,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研究團隊前進展會,同步更新研究團隊觀展的最新解析,協助臺灣相關產業掌握第一手的趨勢脈動。
產業趨勢前瞻
2020/01/01
MIC攜手政大成立「開放金融創新實驗室」 2020推四大聯合主題研究
為協助國內業者因應不斷升級的金融領域挑戰,資策會MIC於12/26攜手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FTRC),正式成立「開放金融創新實驗室(Open Finance Innovation Lab)」,鎖定2020年金融轉型關鍵議題進行聯合主題研究與研討會發布。
資訊電子產業
2019/12/03
2020高科技產業市場破碎化 重點技術呈指數型成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展望2020年高科技產業整體發展,並預測總體環境趨勢與產業佈局轉變,同時聚焦新興技術與創新應用發展。觀測整體,全球經濟緩步回升然而幅度有限,市場朝向破碎化發展,彈性的供應體系逐漸成形,短鏈與分散化供應鏈時代提前來臨。
軟體
2019/12/03
2020資訊軟體產業10大趨勢
觀測2020年資訊軟體產業,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提出值得關注的10大趨勢,包含貿易戰帶來資安新商機、區塊鏈建立數位信任、數位分身、智慧零售一條龍服務、從Open Banking到Open Finance、點數經濟、第三波網路新創、企業加速參與新創、訂閱經濟與企業數位轉型。
資訊電子產業
2019/12/03
貿戰提升臺廠關鍵地位 2020資訊電子產業鏈五大趨勢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2020年資訊電子產業動態,從總體環境、生產布局切入,並觀測產業鏈上中下游動態,提出五大關鍵發展趨勢,協助臺灣業界及早布局與進行策略規劃。產業顧問楊中傑表示,2020年總體環境須關注中國大陸十四五布局與半導體大基金二期加速投資,逐漸對臺灣半導體次產業形成威脅,另外以及貿易戰帶來臺廠關鍵地位提升的契機。針對產業鏈上中下游動態,有五大趨勢值得關注,包含:5G應用帶動半導體市場與技術需求、串流服務與邊際運算推動微型化雲服務資料中心、彈性化邊緣運算架構、工業數據即服務,與AI技術導入醫療輔助系統。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9/12/03
2020網路通訊產業10大趨勢
針對2020年網路通訊產業趨勢,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提出10大發展預測並就個別趨勢深入分析,主要包含5G SA布建,5G新收費模式、智慧型手機迎接換機潮、6GHz頻段關注高、固網與移動融合助攻5G、PON新市場機會、交換器升級、Wifi新規、營運商服務轉型、RCS、網通產業併購潮。
產業趨勢前瞻
2019/11/14
《2020決策未來產業分析研習營7th》開跑 招募產業分析生力軍
第七屆決策未來產業分析研習營正式啟動報名!《2020決策未來產業分析研習營7th》將透過課程紮實的四日營隊,由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顧問領軍,引導學生認識當前產業發展現況,學習基礎的產業分析關鍵技能,與認識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協助學子找尋出自己未來最適合投身參與的產業領域。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9/11/08
【觀展系列一】AI優化企業營運最受矚目 企業必須釐清三大關鍵
The AI Summit是全球最具規模的AI研討會,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研究團隊於九月底前進舊金山展場,綜觀全球商用AI為主的應用發展,觀測商用AI創新策略發展,為有意藉由AI推動數位轉型的企業提供方向,並針對「AI創新產品、AI創新服務、AI優化企業內部營運」三大面向發展趨勢提出剖析。
軟體
2019/11/08
【觀展系列二】AI改變軟體開發流程 四大商機應運而生
資策會MIC指出,商用AI開發四大服務商機在於「資料提供與處理、AI訓練、軟硬體基礎建設、商業顧問」,資深產業分析師韓揚銘表示, AI觸發軟體開發流程的改變,系統結構與複雜度擴大了軟體應用開發時程,同時創造出新一波的AI資料、平台、軟硬體工具與顧問服務商機。
軟體
2019/11/07
【MIC年度購物季消費意願調查】雙11電商買氣將超越百貨周年慶 平均消費12391元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連續第五年,針對雙11購物檔期進行消費者網購調查,本次調查首度納入百貨公司第四季周年慶,同步觀察10月底至11月「年度購物季」的消費者意向與行為。
產業趨勢前瞻
2019/10/29
臺日智庫共同發表:全球變局帶來產業革新下的合作新契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與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MRI)從2012年起即長期合作因應策略研究,2019年面臨全球政經環境驟變,帶來台日產業轉型衝擊,雙方共同鎖定「全球新變局下台日產業革新」主軸,從臺灣與日本角度切入,探討台日產業如何因應全球新變局,找尋新的合作模式。資策會MIC側重於「臺灣產業與國際鏈結」;三菱總合研究所(MRI)則從「電機電子産業創新商模」與「智慧農業展望」角度切入,由多位各領域專家從政策、產業層面進行剖析,攜手為臺灣與日本找尋產業革新解決方案。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9/10/25
【服務型機器人市場調查】24%飯店與購物商場業者已導入
機器人在未來是否能取代人類,近年仍受到廣泛討論,部份商家開始引進服務型機器人。為了解臺灣商家對於服務型機器人的採用情形與意願,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飯店與購物商場業者,進行「服務型機器人市場調查」結果顯示,有24%業者已經導入解決方案,排名前三項的預期效益,依序為「減輕人員勞力負擔,使人力轉向更高價值的任務(22.1%)、創造行銷話題以增加客源(20.2%)、縮減營運成本與開銷(16.4%)」,其中有75%的已導入業者,認為導入後有達成預期效益。
軟體
2019/10/25
2020年資安發展關鍵 辨識AI深度造假
人工智慧的技術演進,逐漸朝向「高模仿力」發展,有心人士可以藉由大量資料來創造以假亂真的影視音內容,AI的深度造假(deep fakes)能力,將成為資訊安全的勁敵。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韓揚銘認為,新形態的人工智慧犯罪,恐將對國家或企業帶來新的資安隱憂,甚至因為難以辨識或疏忽而造成損害或提高營運風險成本。展望2020年,企業應該積極思考如何提升假訊息的防範能力,如何辨識與解讀正確訊息,將成為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產業趨勢前瞻
2019/10/22
市值前十大加密貨幣 未來兩年重新洗牌
區塊鏈技術發展帶動近年代幣經濟世界逐漸成型,觀察全球數位資產市場變化,歷經2017年底爆炸性成長、2018年跌宕起伏,2019年漸趨平緩的過程,仍無損巨型科技公司如Facebook、LINE持續看好其市場發展性,積極拓展代幣經濟範疇、甚至發行加密代幣。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10/9與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高曼計量財務公司聯合舉辦《數位資產論壇DIGITAL ASSET FORUM》, 10/15與安侯建業(KPMG)聯合舉辦《代幣經濟下的加密資產市場機會》研討會,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李震華,聚焦在數位資產市場商機的觀察與趨勢預測。
資訊電子產業
2019/09/18
因應美中貿易戰的產業應變策略思考
美中貿易戰持續逾一年,8月底中國大陸政府與美國政府,接連宣布相互加徵關稅,導致資通訊供應鏈轉移成為全球關注焦點。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副所長洪春暉表示,美中貿易戰已經逐漸形成科技冷戰局面,全球資通訊產業供應鏈也產生轉移現象,臺灣產業應儘早思考因應策略,建議可朝「強化臺美供應鏈整合、緊密臺美經貿夥伴關係、發展多元國際市場佈局」等三個方向,強化商業互惠關係及獲取創新能量。
資訊電子產業
2019/09/18
美中角力持續影響半導體產業 臺宜從中找尋新利基
展望2020年,資策會MIC副所長洪春暉表示,AI、5G等新興應用順利在市場落地,加速其他規格演進及相關製造封測技術開發,將成為市場明年的成長動力來源;另一方面,我國半導體產業受中美角力影響範圍擴大,但台廠持續投入大量資源,開發新興應用及製造技術以強化優勢,成為中美雙方各自倚賴的合作夥伴,反而能從貿易戰中獲得新的利基。
資訊電子產業
2019/09/18
美中貿易持續影響資訊系統產業 伺服器有望增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美中貿易衝突持續影響全球資訊系統產業,在商用換機需求趨緩及全球經濟轉弱等因素下,2019年全球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出貨表現均呈現下滑。其中,桌上型電腦歷經上半年CPU缺貨、美中貿易加徵關稅等負面因素影響下,雖仍有商用換機需求支撐,但整體出貨衰退幅度擴大至4.6%。臺灣業者因掌握多數國際PC品牌廠商用機種訂單,表現優於全球,年出貨量衰退1.6%。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9/09/18
2019年臺灣通訊產業產值小幅成長至3.6兆
2019年臺灣通訊產業受到中美貿易戰波及,但整體影響有限,全年產值小幅成長至3.6兆。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展望2020年,上半年貿易戰雖仍有影響,但隨著5G與Wi-Fi 6等新規格出貨,將帶動臺灣通訊產業產值成長,預估2020年產值(含外銷通訊零組件)近3.7兆,較2019年成長1.1%。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9/09/18
2020年5G產業發展機會 三大應用與四大商機
5G商用持續加速,2019年全球已有32個國家約56家電信商宣佈部署5G網路,其中39家電信商已正式開通5G服務,預估2020年全球將有170家電信商提供5G商用服務,除了5G網路佈建帶來龐大的基礎設備商機,新興應用與關聯終端產品市場動能也蓄勢待發,而為了滿足5G高頻、高速特性,新材料與零組件相關需求也受到矚目。展望2020年,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張奇表示,隨著5G應用持續發酵,將有三大應用市場商機值得關注,分別為「製造、醫療、能源」,同時臺灣業者也應關注全球5G發展帶來的終端、材料與零組件的四大商機。
軟體
2019/09/18
改變人類未來十年的十大數位創新趨勢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觀測未來趨勢,針對未來10年,提出關鍵10大數位創新趨勢,其關鍵影響將重塑及定義未來企業經營樣貌,同時改變未來人類消費生活型態,衍生更多的科技與商業模式創新。產業顧問王義智指出,此10大趨勢將全面衝擊與影響臺灣傳統製造業、高科技製造業、金融服務業、流通業、媒體、娛樂業等領域,在迎接這波數位轉型挑戰時,臺灣企業應思考如何延伸自身核心優勢,同時對準未來這10大數位創新趨勢,注意任何可能衍生的商機。
軟體
2019/09/18
數位金融創新發展 金融科技新生態成形中
資通訊科技在數位金融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除了傳統金融業者,手機平台、電信業者也藉著掌握行動商務關鍵載體與資訊傳輸地位,切入數位金融領域。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展望數位金融發展軌跡,有兩大重要趨勢值得注意,一是將產生新的消費場域、新的經濟行為與需求,二是數位化消費場域有助於平台業者更了解客戶,為平台業者創造便利的客戶資料蒐集管道,進而開發更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與服務。產業分析師朱師右表示,新興科技的快速發展、使用者行為模式的改變與金融監理法規的影響等因素,都將加速金融科技的破壞式創新,對金融機構帶來全面性的衝擊。
資訊電子產業
2019/09/12
雲端串流遊戲服務興起 弱化電競PC與遊戲機功能
繼Google與Microsoft在今年陸續發表雲端串流遊戲服務後,NVIDIA也在8月宣布,今年底將在Android系統手機推出串流遊戲平台服務。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過往的雲端串流遊戲受限於伺服器處理效能及網路傳輸速度,導致市場發展不如預期,但隨著伺服器處理效能提升與5G應用的驅動,吸引愈來愈多廠商投入雲端串流遊戲服務的競局,對目前的遊戲產業生態,即將帶來極大的變化。
資訊電子產業
2019/09/12
消費者隱私意識抬頭 AI消費性產品發展增變數
隨著家用智慧裝置的全球銷售率逐漸提高,消費者隱私權保障議題,也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的觀察,智慧科技應用與消費者隱私權界線的衝突已經浮上檯面,在各國的隱私權法規,逐漸朝著嚴格方向制定發展之際,也導致許多AI產品開發廠商,開始採取觀望的態度。資深產業分析師葉貞秀表示,隱私權議題的發酵,將對AI消費性產品的市場發展造成影響,未來品牌業者要如何爭取消費者的信任度,是項艱鉅的挑戰;而臺灣廠商雖然以硬體開發設計為主,衝擊相較品牌大廠並非首當其衝,但仍需持續觀察歐洲市場的擴展受限,是不是會對臺灣廠商的訂單造成影響。
軟體
2019/08/22
【數位轉型系列一】企業經營痛點是轉型起點 應回歸企業核心優勢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顧問王義智指出,企業經營至今的痛點反而是數位轉型的契機,而數位轉型操作上將有具體三個階段,依序為「數位優化」、「關係再造」與「價值延伸」,因應不同企業特性與核心優勢將有不同策略考量。
資訊電子產業
2019/08/22
【數位轉型系列二】數位轉型解決醫療照護體系營運痛點 點亮三大未來趨勢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許桂芬指出,醫療院所、照護機構、社區藥局長年面臨不同轉型困境,觀察近年趨勢,發現醫療照護體系相較往年,普遍更有意願嘗試新科技,例如:以新科技優化工作流程、進行AI與醫療設備協作、照護體系資訊共享等,整體朝向以病患為醫療照護核心的方向轉型。
資訊電子產業
2019/08/05
【智慧音箱消費者調查】「育學族」是臺灣智慧音箱黃金客群 本土品牌利基-多元資費、應用情境
智慧音箱全球出貨量於2019年超過一億台,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消費性電子市場新星。為了前瞻臺灣智慧音箱市場前景、找出黃金客群,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消費者進行「智慧音箱消費者調查」,發現21%消費者已使用智慧音箱,未來有意願使用者高達77%,顯示臺灣智慧音箱市場擁有高成長潛力...
資訊電子產業
2019/07/26
全球創新指數解析 醫學創新崛起將帶來數位轉型難題
觀察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康乃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於7月24日共同發布的「2019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調查結果發現,全球專利開發活躍領域已經產生變化,醫療技術成為專利活動最活躍領域,製藥業位居第二位,顯示AI、基因組與行動健康應用等醫學創新,將在未來幾年內改變已開發國家與新興國家的醫療保健服務。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觀察2019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建議產業界關注兩個重點,其一是隨著新興業者加入衛生醫療領域,新型態市場競局已經形成,也代表傳統衛生醫療領域將受到數位轉型問題衝擊;其二是臺灣具備良好的產業條件,適合發展醫學創新產業,而跨界整合將是未來的重點課題。
資訊電子產業
2019/07/23
3D列印建築發展潛力高 解放人類對建築想像
3D列印新創Carbon近期獲得2.6億美元投資,創下3D列印領域有史以來最高的融資紀錄,隨著更靈活且具成本效益的3D列印技術出現,3D列印在醫學、航太、工具製造等領域已成為實用工具,而下一個最可能爆發的領域便是建築業。
資訊電子產業
2019/07/17
AI語音助理即將從雲端落地 臺廠看準新商機
根據資策會MIC在今年五月針對國內1000位民眾的調查結果顯示,臺灣使用者對於採購AI語音助理的優先考量因素,前三名分別為「可靠性與連網穩定性、個資隱私保護、價格接受度」...
軟體
2019/07/15
行動支付用戶 26歲至35歲成長幅度最大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調查臺灣行動支付用戶發現,2019年上半年臺灣消費者對行動支付的認知度高達96.6%,除此,各年齡層用戶的比例皆成長,26歲至35歲用戶成長幅度最高(14.7%)、曾於國內使用過的比例也最高(75.5%)。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認為,臺灣消費者對支付工具的使用偏好已經產生板塊遷移的現象,雖然信用卡付款仍然是最多數人使用的付費方式,但2019年己經有27.2%的消費者,願意優先選擇行動支付,相較2017年成長11.2%。
軟體
2019/06/03
【網購調查系列一】網購消費占比達16.5% 愛用電商平台大排名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網友網購行為進行調查,發現2018年的年度網購金額為26,587元,較2017年微幅成長,臺灣網友網購習慣持續加深,網購消費占比從2014年12.3%增至2018年16.5%,除此每月網購金額也從2014年1,807元提升至2018年2,207元,成長幅度達22.6%。調查顯示,網友愛用的B2C網購平台前五名,依序為PChome 24h購物(45.3%)、蝦皮24h(38.7%)、momo購物網(37.1%)、Yahoo購物中心(36.9%)與博客來(15.8%);愛用的開店平台前五名,則依序為蝦皮商城/拍賣(49.4%)、PChome商店街(40.6%)、Yahoo超級商城(32.4%)、露天拍賣(29.9%)與Yahoo拍賣(26.7%),整體排名與前一年度比較沒有過多變化。
軟體
2019/06/03
【網購調查系列二】手機下單比例崛起中 網購APP排名出爐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網友網購行為進行調查,顯示消費者越來越習慣以手機進行網購,2018年已有7成網友曾行動網購,雖然PC仍是網購最大宗裝置,但手機網購崛起中,包括瀏覽比例較2017年成長8.4%,下單比例成長6.7%。針對行動網購途徑,50.8%網友習慣透過瀏覽器連結至行動網頁下單,而有42.6%網友習慣以網購APP下單,另也有6.6%網友透過LINE導購。調查顯示,雖然仍有2成左右網友未下載任何購物App,但總體來說,網購消費者平均一人擁有3個購物APP,下載前五名依序為蝦皮購物(48.7%)、momo購物網(26.7%)、PChome 24h(18.6%)、Yahoo拍賣(18.4%)與Yahoo購物中心(17.9%)。
軟體
2019/06/03
【網購調查系列三】智慧家電網購排名 網友最愛買掃地機器人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網友網購行為進行調查,並針對智慧家電購買情形進一步分析。調查顯示,網友購買智慧家電以小型智慧家電為主,高達61%網友曾購買小型智慧家電、39.1%網友曾購買大型智慧家電。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小型智慧家電單價較低、體積輕便,綜合流行嘗鮮等因素驅動之下,購買度因此比大型智慧家電高。根據調查,網友購買的小型智慧家電產品排名,前五名依序為掃地機器人(32.7%)、監控攝影機(18.3%)、智慧照明/燈泡(15.4%)、空氣清淨機/品質感測器(15%)、電子鎖/智慧鎖(8.1%)與智慧音箱(8.1%)。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9/05/29
大展直擊:2019 COMPUTEX觀測5G六大趨勢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研究團隊現場觀測2019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針對通訊產業最關注的5G動態,提出6項5G關鍵新科技領域趨勢,包括「5G 邊緣運算MEC」、「5G全時連網筆電」、「5G新路由器」、「5G真速連網與延展實境(XR)智慧應用」、「公民寬頻無線電服務CBRS及小型基地台」、「5G SoC晶片」,並逐一分析。
資訊電子產業
2019/05/29
大展直擊:2019 COMPUTEX觀測ICT三大趨勢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研究團隊現場觀測2019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針對資訊領域提出三大值得關注趨勢,包含「高效能運算」、「電競」與「創新應用」,並逐一分析。
資訊電子產業
2019/05/23
Google語音助理大瘦身 從雲端走到身邊
美國Google I/O年度網路開發者大會,已經在2019年5月7日至9日舉行,討論內容聚焦在使用Google和開放網路技術開發網路應用。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觀察,Google已經朝向縮小語音助理規模的方向發展,未來可不再依賴雲端服務的模式,在離線狀態下也可以提供服務,預期將會對消費性電子產品及傳統產品,帶來操作型態或外型設計的改變。
軟體
2019/05/23
輔助科技(AT)興起 創造新型態利基市場
資策會MIC表示,為特定或弱勢族群開發數位內容,所需要的輔助科技(Assistive Technology, AT)已逐漸受到國際業者重視,雖然目前只在Unit平台上運用,未來可能被更廣泛的發展及運用在遊戲、照護等VR應用,讓低視力者也能夠感受到虛擬世界的魅力。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9/05/23
擴增實境(AR)眼鏡 跨入遊戲體驗市場
資策會MIC預估,AT&T的投入將吸引其它電信業者跟進,甚至將AR眼鏡定位為未來5G發展的主要內容接收載具。總體觀察,新型態的個人運算終端,將擴大未來新型態的影音與遊戲服務內容發展,若能夠搭配全新的資費方案,龐大商機將激勵更多業者投入AR產業。
軟體
2019/05/10
數位轉型不等於數位優化 轉型時機藏於發展順遂時期
資策會MIC所長詹文男表示,數位轉型是現代企業都必須思考的嚴謹議題,外界環境變化愈來愈快,不少企業也針對流程、決策進行提升,或增進對顧客的認識、訊息掌握與拓展,然而這些都是屬於數位優化的作法,並不等於數位轉型,數位轉型將涉及企業商業模式再造,需要改變組織內部DNA,包含組織結構、文化等,並驅動企業尋求與創造新收入,其所需承擔的風險比數位優化更高,但成果將能帶領企業走得更遠,是競逐領先者最重要的一把關鍵鑰匙。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9/05/09
5G改變全球電信市場營收結構 企業專網成未來商機
資策會MIC預估至2025年,5G的全球滲透率將達到15%,屆時全球將有半數國家的5G已經進入商業運轉。資深產業顧問張奇指出,5G將改變全球電信市場的營收與結構,電信營運商、硬體廠商與第三方服務商,三者之間的營收占比,預估會從5:2:3,改變為4:2:4,顯示全球電信營運商的營收,將可能出現下滑的現象,而第三方服務商將成為優先的獲利者。
資訊電子產業
2019/05/08
AI應用帶動半導體發展 2019年市場規模為4,585億美元
資策會MIC預估,AI應用將帶動半導體的下一波成長,MIC副所長洪春暉指出,2019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雖可能因全球景氣欠佳而小幅下滑至4,585億美元,未來三至五年仍將因新興應用的帶動而恢復成長動能。主要是資通訊硬體終端結合AI視覺、語音等技術與內容服務業者,創造新應用市場與新服務,將引導傳統3C消費產品賦予新價值,半導體市場也將隨著成長。
軟體
2019/04/29
60%玩家看過遊戲實況 網紅遊戲實況主影響力激增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進行的「數位遊戲玩家」調查,發現已經有6成玩家曾觀看遊戲實況,其中男性比例(69.1%)高於女性(50.5%)。經常被玩家使用的觀看平台,前五名依序為Youtube(80.5%)、Twitch(22.5%)、麥卡貝(17.9%)、LIVEhouse.in(16.6%)與鬥魚(14.5%)。
資訊電子產業
2019/04/29
遊戲用筆電崛起 引爆2020年換機潮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期,「遊戲用筆電(Gaming NB)」是未來個人電腦成長幅度很高且值得關注的領域,2019年預估有10%以上成長空間,更大一波新的換機潮時間點將發生於2020年。資深產業分析師潘建光表示,美國超微半導體(AMD)公司預定於2019年底前推出7奈米CPU和GPU,與美國英特爾(Intel)公司將推出10奈米CPU及2020年預計推出獨立顯示卡GPU,這兩大關鍵刺激點將是2020年新換機潮的主要驅動力。
產業趨勢前瞻
2019/03/05
大展直擊:2019 MWC預見未來商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觀察2019年MWC展會,提出十項影響科技與生活的新趨勢。 就整體觀測而言,本次展會中,從大會主題、參展廠商展出內容與過去兩年相較,新興科技如5G、AI等領域從過去展出概念式應用與技術,陸續走入商用化及生活當中。資策會MIC觀察,此次MWC19大展當中,共有十項可能促使產業改變的重要新科技領域趨勢值得關注,包括5G、智慧型手機、汽車、AI人工智慧、工業4.0、消費性電子、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數位應用安全與新型態關鍵零組件。
軟體
2019/01/04
【行動支付大調查】消費者愛好排名變動 本土業者成長幅度最大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進行「行動支付大調查」,發現臺灣網友2018年最常使用的行動支付,前五名依序為「LINE Pay(22.3%)」、「Apple Pay(19.9%)」、「街口支付(19.7%)」、「Google Pay(9.1%)」與「台灣Pay/台灣行動支付(4.7%)」。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表示,從排名變化可觀測兩個重點...
產業趨勢前瞻
2018/12/20
美中貿易戰 衝擊臺灣2019年經濟成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美中貿易戰已成為持久戰,在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臺灣主要貿易夥伴美國、歐元區、日本、南韓、香港等經濟動能減緩,拖累全球經濟也衝擊臺灣明年經濟成長。
產業趨勢前瞻
2018/12/20
2019年ICT七大前景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觀測2019年全球ICT產業,5G、物聯網、人工智慧與區塊鏈等趨勢,分析出七項未來一年值得多加關注的ICT發展前景。
軟體
2018/11/08
63.5%網友將參加雙11購物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網友「雙11購物意向」進行調查,發現有63.5%網友計畫參與今年雙11,較2017年57.1%與2016年44.9%又更為提升。調查顯示,網友關注雙11資訊海內外平台前五名分別為「蝦皮購物(56.1%)」、「PChome(43.9%)」、「momo(36.1%)」、「淘寶/天貓(34.9%)」與「Yahoo(28.5%)」。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網友關注度未必代表雙11銷售成績單,但已一定程度反映出平台至今宣傳成效,與網友接下來雙11購物青睞度,平台業者應把握雙11前夕加緊衝刺。
產業趨勢前瞻
2018/10/25
臺日智庫共同發表:健康照護技術應用趨勢與產業合作策略方向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與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MRI)於2018年10月23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共同舉辦「臺日健康照護技術動向與應用趨勢」國際研討會,剖析健康照護前瞻技術發展與應用趨勢,共同提出在健康照護領域的臺日產業交流合作策略作法。與會人士紛紛詢問如何進入日本市場,並表達與日本產業更進一步交流合作的意願。
資訊電子產業
2018/08/28
2018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成長8.1%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觀測全球資訊系統與半導體產業趨勢,全球資訊系統市場長期停滯,然2018年受惠於商用換機需求,全球電腦市場持平;展望2019年,在商用換機需求趨緩與貿易保護政策等影響下,全球電腦系統市場微幅衰退;伺服器市場則受惠於AI新興應用帶動的資料儲存與運算需求而呈現增長,然因缺乏平台換機題材,年增率將略減低。關於2018年全球半導體概況,預估市場規模將成長10.1%,主要來自各應用終端記憶體需求持續增加,及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帶動;展望2019年,記憶體成長趨緩,預期成長幅度為3.8%。觀測臺灣產業,2018年資訊產品在掌握大廠商用機種之下表現較全球市場佳;半導體則因高階製程與記憶體市場帶動呈穩定成長,預估2018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2.46兆新台幣,較2017年成長8.1%,成長動力與全球平均水準相當。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8/08/28
2019臺灣通訊產值達3.5兆 年成長率2.5%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2018年臺灣整體通訊產值將達新台幣3.4兆元,較2017年成長6.2%,其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智慧型手機、Wi-Fi路由器與模組及光纖相關產品。其中智慧型手機貢獻了將近七成產值,主因是臺灣主要代工客戶Apple、華為與小米等表現超越全球市場,加上產品單價提升因素,預估臺灣智慧型手機產值可年成長8.6%。資深產業分析師李建勳指出,展望2019年臺灣整體通訊產業,預估產業產值將達新台幣3.5兆元,年成長率為2.5%,其中智慧型手機在中美貿易戰與印度製造政策之下,更有機會吸引其他受到政策影響的客戶,因此有助於我國智慧型手機產業後續表現。
軟體
2018/08/28
2019虛擬經濟三大商機:商務、社交、娛樂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實體經濟環境已日益成熟,新興科技將持續帶動虛擬經濟的發展。展望2019年,虛擬經濟將朝向「商務、社交、娛樂」三大方向發展。
軟體
2018/07/12
【遊戲玩家調查系列一】七成五玩家瘋手遊 學生族最熱中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網友中遊戲玩家進行調查,發現數位遊戲類型中,高達75.5%玩家最熱衷手機/平板APP遊戲,以壓倒性高比例超越第二名的電腦線上遊戲(27.5%),其他如電腦網頁遊戲(25.5%)、電腦單機遊戲(21.5%)、電玩主機遊戲(16.5%)等遊戲類型更難望其項背。至於近年曝光度很高的VR遊戲僅2.6%玩家近期曾遊玩,距離成為遊戲主流還有相當大距離。產業分析師吳柏羲表示,全球數位遊戲市場蓬勃發展夾帶龐大商機,更成為VR、AR、5G等新科技應用關鍵,隨著主機、電腦與行動裝置等平台普及,遊戲除了本身滲透玩家生活,也帶動直播節目、廣告置入等產業,而臺灣擁有活躍的遊戲產業、用戶與直播節目追蹤者,發展潛力無窮。
軟體
2018/07/12
【遊戲玩家調查系列二】遊戲IP經濟崛起 付費玩家近四成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網友中的遊戲玩家進行調查,近四成(37.7%)玩家有付費習慣,付費遊戲類型以手機/平板App遊戲(21.9%)獲得最高比例,其次依序為電腦線上遊戲(11.7%)、電玩主機遊戲(8.6%)、電腦網頁遊戲(7.3%)與電腦單機遊戲(6.8%)等。調查也發現,男性玩家付費比例(47.5%)明顯高於女性(28.7%),而19歲以下玩家付費比例更高達63.3%,學生族群消費力不容小覷。產業分析師吳柏羲指出,多數玩家仍傾向用免費的方法玩遊戲,業者與其致力於讓所有玩家付費,不如集中火力在真正有貢獻度的「課長」級付費玩家。
軟體
2018/07/12
【遊戲玩家調查系列三】52.8%玩家曾看遊戲實況 Youtube平台最受青睞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網友中遊戲玩家進行調查,發現整體遊戲玩家有52.8%曾觀看遊戲實況轉播,且男性玩家(63.3%)收看比例遠高過女性玩家(43.4%)。不同年齡層中,19歲以下玩家竟有高達70%曾收看實況轉播。關於玩家最愛前五大收看平台,Youtube(79.7%)以壓倒性比例居冠,其次才依序為Twitch(16.1%)、麥可貝(15.7%)、LIVEhouse.in(12.8%)與鬥魚(11.3%)。產業分析師吳柏羲指出,19歲以下玩家曾收看實況轉播比例突出,甚至有三成每周至少看2~3次以上,反映出網路實況已是年輕族群自然且熟悉的內容類型。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8/06/06
2018臺灣整體通訊產值成長7.4%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2018臺灣整體通訊產業產值將達到近3.5兆新台幣,較2017年成長7.4%,智慧型手機與通訊晶片零組件外銷表現可期,其中智慧型手機產值預計高達2.3兆,成長率9%;通訊晶片零組件則有5,187億,成長率11.1%。資深產業分析師徐子明指出,我國為金屬機殼設計主要供應商,需求將持續成長,可預期一般零組件表現佳;關鍵通訊晶片部分,國內業者新處理器具高性價比,除此在中興通訊事件影響下,更多中國大陸手機廠商短期內採高通/聯發科雙版本策略以降低風險,因而帶動了整體表現。
資訊電子產業
2018/06/04
2018臺灣半導體產值成長率5.8%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隨著歐美經濟逐漸復甦,臺灣半導體次產業在新產品的帶動之下皆較2017年成長,預估2018臺灣半導體產值將達2.4兆新台幣,成長率5.8%,不過成長幅度仍略低於全球;市場規模部分,雖然PC市場衰退、智慧型手機需求成長有限,但記憶體DRAM與NAND Flash需求仍持續增長,預估2018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較2017成長近6.9%,達4,406億美元。
軟體
2018/03/15
【網購大調查系列一】日常購物頻率 網購已達45%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消費者網購行為進行大調查,發現臺灣網友日常購物頻率中,整體網購頻率已逼近實體購物,也就是在10次購物行為中,約有4.5次是透過網購通路,其中21~45歲族群網購頻率又高於整體平均。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解釋,雖然臺灣網購普及率相當高,但觀察消費者實際購物習慣,實體通路仍扮演重要管道,呼應近年虛實整合、新零售的發展趨勢。除此,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平均網購金額為26,487元,其實比起2016年的27,715元有小幅衰退,這主要與不同年齡族群的消費狀況消長有關。
軟體
2018/03/15
【網購大調查系列二】行動網購普及率達64.9%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消費者網購行為進行大調查,64.9%臺灣網友曾以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進行網購。特別的是,會使用PC與行動的跨螢網購者無論是消費頻率或金額,皆比單從PC網購的消費者更高:跨螢網購者每月消費頻率為2.4次,每次消費金額為1,147元;而PC網購者每月網購頻率僅1.4次,每次消費金額1,023元。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網友跨螢消費有助於促進更多網購交易,業者如何進行跨螢布局與整合優化仍是當前重要課題之一。
軟體
2018/03/15
【網購大調查系列三】2017跨境網購年消費額成長5.4%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消費者網購行為進行大調查,發現近2年跨境網購比例無明顯增幅,但2017年曾進行跨境網購的網友,年均消費金額為16,378元,較2016年15,535元成長了5.4%,其中26~35歲是最主要族群。跨境網購族最青睞的網購平台為淘寶/天貓商城(69.5%),其次為日本樂天(19.3%)、日本Amazon(17.9%)、美國Amazon(14.2%)與eBay(7.2%)等。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跨境網購行為的接受與普及比境內網購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近2年跨境網購比例無明顯增幅,但從跨境金額成長可知,臺灣網友對跨境購物仍具消費潛力。
軟體
2018/01/31
【行動支付大調查一】近四成手機用戶曾使用行動支付 LINE Pay、Apple Pay認知度最高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執行「行動支付大調查」發現,有39.7%的智慧型手機用戶曾經使用行動支付,手機NFC支援率也達到61.4%,使用戶對行動支付的認知度,也從去年的84%提升至91%,有高達77%的智慧型手機用戶,有意願開始或繼續使用行動支付。所有方案中,以LINE Pay(79%)與Apple Pay(76%)的認知度最高,消費者對國際業者的整體認知,普遍高於國內業者。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指出,LINE Pay與Apple Pay能夠擁有高知名度,除利用公司本身的核心業務優勢外,也因為先穩固操作介面體驗、使用速度與異常率等支付功能,累積用戶信任度後,再逐步增加新功能,雖然都是基本功,但卻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環。臺灣金融環境發展成熟,一旦業者無法滿足基本環節時,便難以說服消費者持續使用,甚至導致用戶流失。
軟體
2018/01/31
【行動支付大調查二】用戶最常用Line Pay Apple Pay 街口支付 2020年第一波收斂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執行「行動支付大調查」發現,行動支付用戶2017年1月起在國內曾使用過的方案,前五名依序為Line Pay(41.7%)、Apple Pay(25.7%)、Android Pay(20.2%)、街口支付(20%)與歐付寶(13.1%);用戶最常使用的方案前五名則依序為Line Pay(25.2%)、Apple Pay(17.9%)、街口支付(10.9%)、Android Pay(9.9%)與玉山Wallet(5.2%),前三大方案就囊括半數以上比例。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表示,民眾認知度與用戶使用偏好未必等同,體驗好、通路廣、優惠佳才是初期三大關鍵。目前國內市場上常見方案超過20種,然而94.4%用戶只會選定1~3款方案使用,預估2020年主流方案將會收斂至3~5款,2018年業者資金消耗戰還會延續,同時市場競爭門檻墊高也將促使業者在通路、技術、目標族群、商業模式等方面有更明顯的區隔,未來兩年也將是業者致勝與否的關鍵時機。
資訊電子產業
2017/12/06
臺日智庫共同發表:關鍵技術翻轉「獨.老」社會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與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MRI)於2012起開始,針對臺日社會共同面臨的超高齡化「獨˙老」趨勢進行因應策略研究。雖然臺日皆面臨超高齡化困境,但國情、超高齡化進程速度、產業結構與技術發展等狀況實際上不盡相同,因此,此研究旨在找出彼此優勢能截長補短的模式,以促成互惠互利效益最大化。結合日本發展前瞻的先進技術與多元案例,與臺灣充足的醫療大數據與製造經驗,MIC與MRI共同提出能解決臺日「獨˙老」社會所需要的智慧醫療關鍵技術與服務,同時也分享具參考價值的日本經驗。
資訊電子產業
2017/11/30
2018 ICT產業十大趨勢
資策會MIC依循此四個方向,歸納出10個在2018年ICT產業的重要發展趨勢,包括「辨識精準化」、「零售智慧化」、「資安AI化」、「軟體開放化」、「運算邊緣化」、「技術服務化」、「網路服務微型化」、「電信營運數據化」、「應用跨域化」與「產業集中化」。
軟體
2017/11/07
雙11前哨戰海內外開打 消費者買氣較去年成長10%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調查網友「雙11購物意向」,發現雙11購物節的前哨戰早已在消費者中提前開打,有高達81.9%網友已經留意或收到2017雙11網購節相關宣傳與促銷活動訊息,顯示雙11檔期已成為臺灣網購消費者生活一環。這些網友中,最多人是無意間注意到廣告(47.6%),其次是收到平台所寄發的訊息(39.3%),至於主動蒐集資料者則有13%。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認為,海內外業者針對今年雙11皆積極祭出相關促銷活動,包括使用提前開跑或拉長檔期戰線等策略,而調查結果也顯示56.2%網友計畫參與今年雙11,預期整體買氣相較去年將成長約10%。
資訊電子產業
2017/08/30
2018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小幅成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2017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出貨量年衰退幅度由2016年的4.5%縮小至0.5%,全球桌上型電腦出貨量年衰退則由2016年的9.1%縮小至3.4%,整體衰退幅度縮小主要是受到商用換機需求持續發酵與全球經濟景氣情勢走穩影響。觀測2017年全球半導體產業,3C終端產品需求回穩,帶動記憶體價格上揚,加上車用電子及工業用半導體需求成長,預估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較2016年成長9.8%,達3,721億美元,2018年全球半導體市場也會有小幅成長,預估成長率為2.1%。
區域研究
2017/08/30
中國大陸發展「智慧」 臺灣有三大機會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智慧浪潮席捲全球,鄰近臺灣的中國大陸市場動態勢必牽動臺灣產業。論及中國大陸市場未來10年動態,必定與兩個中國大陸政策方向密不可分,分別為專攻智慧製造的「中國製造2025」與「互聯網+」,兩者核心技術皆聚焦於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大數據向來為發展人工智慧的基礎要件,深度學習則是核心,而中國大陸借助工業大數據來發展服務型製造,加快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並邁入智慧製造發展階段,最終再以數據強國為底,加速發展人工智慧。產業顧問陳子昂指出,我國正處在積極發展人工智慧的階段,中國大陸如何發展人工智慧、朝向什麼方向,都將會帶給臺灣不同的機會與挑戰,同時也是下半年與前瞻2018年的觀測重點。
產業趨勢前瞻
2017/08/30
未來金融聚焦ABC關鍵技術與開放性創新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數位經濟時代已來臨,創新科技驅動下的金融業未來勢必更科技化、國際化與社群化,而金融業決勝關鍵在於如何整合顧客需求、技術平台、商業模式的開放式創新能力。產業顧問周樹林指出,人工智慧(AI)、區塊鏈(Block Chain)、生物辨識(Biometric)、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ness)等關鍵技術發展將大幅提升智能合約應用場景,加速物聯網金融發展;除此,未來金融創新較少是封閉式的重大創新,將更強調「開放式微創新」以及微創新間彼此交互作用所產生的效應。如何透過應用程式介面(API)加速彼此合作效益,將是金融產業未來競爭的關鍵。
產業趨勢前瞻
2017/08/30
產學研聯合創新 多國加密貨幣APP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協助三竹資訊深化區塊鏈技術應用,共同發展臺灣第一款即時查詢多國加密貨幣的APP – MicroCoin。MicroCoin APP是由三竹資訊、資策會MIC與盧瑞山教授共同研發,臺灣第一支集結多國交易所的報價,包含:中國火幣網、美國Coinbase、日本itFlyer Lightning、韓國Korbit和印度Coinsecure,能提供完整且即時的加密貨幣報價資訊。
軟體
2017/08/30
零售嚴冬 電商結合新科技攻「新店型」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整體零售產業遭遇經營環境嚴峻挑戰,近年全球零售產業成長明顯疲弱,觀察美、中兩大指標零售市場,2011年營業額成長即開始逐年趨緩,至2015年增幅皆低於10%。相反的,全球電商營業額成長率至2018年都超過20%。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近年有三大產業受到網購通路侵蝕影響最大:綜合百貨、3C與服飾零售業,雖然許多零售大廠透過新設門市或關閉績效不佳門市來增加營收,但不少業者仍無法挽回頹勢,加上電商業者引入新科技加入競爭,整體零售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革新。
產業趨勢前瞻
2017/08/30
2018行動通訊產業九大發展趨勢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B4G、5G、Wi-Fi、藍牙技術標準演進為行動通訊產業帶來新變革,也透過跨產業的融合,持續帶動新興智慧應用與產品發展,例如穿/腕戴式裝置、無人商店、AR/VR、機器人等,為產業注入新動能。展望2018年,行動通訊產業有九大發展趨勢。
軟體
2017/07/28
【直播大調查系列一】網友最愛Facebook、Youtube、17直播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網友觀看直播進行調查,發現曾使用直播的網友中,71.6%偏好「Facebook」作為主要觀看平台,其次為「Youtube(55.2%)」、「17直播(19.5%)」、「Instagram(15.6%)」與「Live.me(10.2%)」等。網友考量直播平台或軟體的前五大原因分別為「免費內容較多(47.7%)」、「操作介面友善(36.5%)」、「節目類型多元(28.2%)」、「互動方式多元(20.4%)」與「網紅數量多(18.8%)」。產業分析師吳柏羲表示,雖然免費內容仍是多數網友選擇直播平台或軟體的主因,但未來平台經營風格、網紅類型與多寡、使用功能等因素將更區分其潛在觀眾,未來直播內容發展勢必更加垂直細分。因此,如何找到還沒被滿足的需求,將會是吸引用戶關注甚至獲得商業成功的關鍵。
軟體
2017/07/28
【直播大調查系列二】31.3%網友追蹤直播主 15%追蹤者花錢打賞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網友觀看直播進行調查,發現31.3%臺灣網友有追蹤特定直播主的習慣。在這群「追蹤者」中,多半是透過「按讚應援(38.6%)」、「純觀看(34.8%)」與「彈幕/留言(26.9%)」等方式與直播主進行互動。不過,有15%追蹤者曾花錢打賞直播主,14.3%曾購買周邊商品,10.9%曾參加線下活動,男性追蹤者(18.6%)相較於女性(10.8%)又更願意花錢進行打賞,網紅經濟蠢蠢欲動。產業分析師吳柏羲指出,打賞屬於衝動性消費模式,平台透過綁定信用卡,以類似購買「虛寶」的消費模式,讓追蹤者「無痛」轉帳或購買商品,再配合各式獎勵觀眾與直播主互動的遊戲機制,造成使用者容易在不知不覺中付出更多金錢。
資訊電子產業
2017/06/01
2017臺灣半導體產值成長率3.5%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顧問周士雄表示,隨著歐美經濟逐漸復甦,2017年臺灣半導體產業除了IC設計成長動能相對較緩,其他次產業則因為新產品的帶動而較2016年有所成長,預估2017年臺灣半導體產值將達2.4兆新台幣,成長率3.5%。以成長幅度來說,仍略低於全球;觀測全球半導體市況,雖然終端PC市場持續衰退、智慧型手機規模僅小幅度成長,但隨著工業應用與車用半導體需求增加及整體記憶體價格上揚的帶動,預估2017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幅度將達到7.1%。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7/06/01
2017臺灣通訊產業整體產值2.96兆新台幣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2017年臺灣通訊產業整體產值(含外銷通訊零組件)預估將達到2.96兆新台幣,相較去年同期下滑4%。其中有六成產值仍來自於以智慧型手機為主的行動裝置。
軟體
2017/06/01
雲端服務、大數據應用仍持續發燒 物聯網、人工智慧將帶動成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展望下半年趨勢,全球資訊服務市場成長走勢平穩,雲端服務、大數據應用持續扮演主角,物聯網、人工智慧應用將成為下一波主要成長動能,市場規模預估從2017年8,775億美元成長至2020年1.22兆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4.6%。全球軟體市場也呈現微幅成長,特別是大眾套裝軟體仰賴行動應用而維持高度成長,而嵌入式軟體受惠於物聯網,如智慧製造、智慧交通、智慧家庭、智慧醫療、智慧商務、智慧能源等應用的擴張,規模成長也值得期待,預計全球軟體市場規模將由2017年6,611億美元成長至2020年7,709億美元,CAGR為5.8%。
資訊電子產業
2017/04/28
【產銷趨勢系列一】新一代處理器助攻無效 全球主機板產值續跌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指出,2017 Q1全球主機板出貨量約2,600萬片,季成長率約-6.7%,市場需求不如預期。受惠於Intel與AMD推出新一代處理器,雖然有助於主機板平均單價的提升,但由於整體出貨量下滑幅度較大,估計Q1全球主機板產值僅11.6億美元,季成長率約-4%,相較於去年同期則下滑5%。
資訊電子產業
2017/04/28
【產銷趨勢系列二】臺灣筆電2017 Q1出貨優於去年同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研究指出,由於美國市場商用換機需求持續與Apple MacBook出貨增加,2017 Q1臺灣筆記型電腦出貨量優於去年同期,年成長率達6.3%,這也是2014 Q4以來首次出貨呈現年正成長。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許桂芬表示,2017年針對商用換機需求,許多廠商紛紛推出輕薄型機種、電競新機與商用機種等新品,預計將帶動換機需求,讓市場衰退幅度趨緩,預估2017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規模為1.54億台。
軟體
2017/03/29
【APP使用者調查】遊戲、網購、交通運輸APP崛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民眾的「APP使用者行為」進行調查分析,發現有2016年有63%民眾的APP下載數量在15個以內。其中,主要持有APP類型前五名為「通訊(77.9%)」、「遊戲(64%)」、「網路購物(46.2%)」、「交通運輸(40.7%)」、「照片與視訊(40%)」。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邱鈺雅表示,若探究交通運輸類APP下載排名是否因為Uber事件而受到影響,會發現Uber停止服務後,計程車叫車服務類APP隨後呈現上升趨勢,甚至穩定進駐旅遊類APP前五名,並位居叫車類APP首位,不排除出現Uber用戶回流其它交通運輸類APP的狀況,後續值得觀察。
軟體
2017/03/15
【共享經濟消費者調查】消費者最常使用影音社群、二手拍賣、叫車APP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進行「共享經濟消費者調查」以了解國人對於共享經濟的認知程度、參與行為與使用意願,也針對服務使用者與提供者作分析。研究發現,目前參與共享服務的民眾主要集中於21~35歲,使用者參與主因是為了「節省生活開銷(37.2%)」,其次為「服務品質優良(29.7%)」與「資源共享互惠(27.9%)」。從消費者最常使用的共享服務類型來看整體趨勢,前五名依序為「影音娛樂社群(48.4%)」、「二手物品拍賣(39.3%)」、「App叫車服務(34.2%)」、「知識分享社群(33.1%)」與「房屋短缺服務(21.3%)」。
軟體
2017/03/15
【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用戶消費仍「低頻小額」 業者不妨採合作策略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進行「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分析」,針對行動支付用戶調查發現,目前用戶的消費型態仍趨於「低頻小額」。研究結果顯示,一年總消費次數就有66.7%用戶落於4次內,且每次平均消費在千元以下就占86.9%。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表示,這與業者在去年底陸續推出方案有關。雖然業者祭出低價以搶占消費者信任,也造成了2016年底用戶使用呈現集中化、空窗期縮短現象,但實質上用戶多數是被低價因素驅動,未發展出忠誠度,整體來看臺灣市場仍處在適應、熟悉階段。
軟體
2017/03/15
【網購消費者調查】84.3%消費者願意跨境購物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消費者網購行為進行調查分析,發現有將近四成消費者曾經跨境網購,其中又以26~30歲比例最高。而消費者之所以在海外網站購物的前三大誘因分別為「價格實惠(69%)」、「種類多元(42.2%)」與「折扣多或促銷頻繁(29%)」。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跨境購買「價格實惠」的產品有兩種解讀,一是購買真正低單價的產品,二是購買國外相比國內較便宜的產品,估計未來不具規模優勢的製造商,或賺取價差的貿易商都將受到跨境電商崛起的衝擊。調查也發現,國人對跨境購物愈來愈熟悉,有高達84.3%消費者表示未來有意願嘗試或繼續跨境購物,預期未來跨境購物將更活躍。
軟體
2017/03/15
【網購消費者調查】2016年網購消費平均27,715元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消費者網購行為進行調查分析,發現臺灣消費者年網購消費總額呈現上漲趨勢,從2014年21,681元到2016年27,715元,2016年也相較2015年的24,744元成長了12%,足以顯示出臺灣消費者對網路購物的依賴度有持續加深的趨勢。調查結果更發現,每月網購金額占每月消費總支出的比例也逐年上漲,相較於2014年僅占12.3%與2015年占15.4%,2016年時已達到17.8%。據此,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解釋,雖然目前網友仍以實體消費為主,但從近三年占比的成長可看出「線下」到「線上」的消費移轉現象已經逐漸成形。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7/02/21
服務型機器人 「醫療」與「物流」最具潛力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研究報告指出,服務型機器人需求看漲,雖然掃地機器人仍占銷售量最大宗,但不可忽視「專業用」服務型機器人的成長潛力。服務型機器人分為「個人/家用」與「專業用」,前者占總銷售量99%,「專業用」僅占1%。雖然數量少,但「專業用」卻囊括68%銷售額,其中醫療類(32%)占銷售額最大宗,為平均單價最高的潛力商品;物流類則占「專業用」銷量46%,發展性也很高。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7/02/17
2017 臺灣VR代工訂單穩定成長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研究報告,預估臺灣2017上半年VR HMD出貨量可望上看120萬台,相較於2016年的60萬台有所成長。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徐育群指出,VR產品在初期製造上仍有零組件短缺與製造良率的問題,但臺灣業者在消費性電子產品製造具備相當優勢,預計2017年訂單量將有所成長,未來幾年內,轉單效應與新訂單需求將會持續發酵。不過徐育群提醒,2017上半年代工出貨量仍需保守觀望,實際出貨量要等到2017下半年關鍵業者發布新產品後,狀況會較為明朗。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7/02/17
2017 VR產業三大趨勢:軟硬體標準收斂、無線化、內容深化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研究報告指出,2017年VR全球出貨量預估為1060萬台,產值預估將達13.1億美元,相較於2016年800萬台全球出貨量及產值9.3億美元,成長幅度值得期待。資策會MIC也針對2017 VR產業歸納出三大趨勢,分別為「軟硬體標準收斂」、「無線化發展」與「內容深化」。
軟體
2017/02/09
【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國人認知度已突破八成 NFC功能漸普及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進行「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分析」,發現我國消費者對行動支付的認知度明顯提升。檢視是否知道行動支付的國內消費者比例,從2014年64.2%成長至2016年83.6%。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認為,成長主因是近年眾多業者競相推出行動支付方案並結合優惠活動所致。根據調查結果,不同消費者族群的認知度也有差異,男性(86.6%)普遍高於女性(80.6%);iOS用戶(88.8%)較Android用戶(81.7%)多,至於認知度最高的年齡區間則落在36歲~55歲。
軟體
2017/02/09
【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80%消費者有意願使用行動支付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進行「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分析」發現, 80.2%的消費者有意願在未來會開始或繼續使用行動支付,其中已經是行動支付用戶者,更有96.1%有意願繼續使用,整體市場對行動支付的偏好度也有所提升。相較於現金或實體卡,有更多人同意更願意以行動支付付款,除了用戶從2015年59.4%成長到2016年66.1%,非用戶比例也從2015年19.2%攀升至2016年30%。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指出,消費者除了交易付款功能,也期望行動支付能被應用在更多元的生活面向上,前三名依序為「帳單繳費」、「轉帳服務」與「消費拆帳」,皆是業者可以觀察發展的方向。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7/01/23
2017智慧手錶銷售量將首度超越智慧手環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繼2015年智慧手錶產值超越智慧手環,預估2017年智慧手錶的銷售量也將首度超越智慧手環,估計智慧手錶銷售量將達6.3千萬台,年成長率高達50%,智慧手環銷售量則預計為5.7千萬台。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王衍襲說明,主要是因為ICT、鐘錶業者開發新智慧手錶,加上智慧手環業者也投入市場所致。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7/01/23
2021臺灣智慧手錶/環出貨量將占全球46%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研究,臺灣作為全球智慧手錶、智慧手環代工主要出口國之一,近幾年出貨量呈現穩定成長趨勢。從2016年占全球出貨量39%,預估至2018年將成長至42%,並於2021年逼近全球出貨量一半,達到46%。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王衍襲指出,有一個現象值得後續觀察:隨著智慧手錶、智慧手環的銷售量提升,接連帶動臺灣品牌廠開始重視品牌,許多臺灣代工廠在獲得品牌大廠更多訂單後,陸續開始投資國內外新創,甚至培養自有品牌。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7/01/16
工業機器人未來五年需求穩定看漲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持續穩定成長,2002~2015年間平均每年成長率15.3%,預估今年全球出貨量達34萬台,2018年達40萬台,並在2021年達到將近63萬台,估計2016至2021年之年複合成長率為16.4%。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李亦晴指出,全球人口高齡化趨勢之下,勞動成本勢必提高,人轉向從事更高價值活動,工廠從自動化到「智動化」成為全球產業發展必然趨勢,也促成工業機器人需求看漲、商機可期。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7/01/16
協作機器人興起 2020年產值10億美元
智慧科技暨網通
2017/01/16
2017年臺灣智慧型手機發展 需靠新興市場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2017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計達到15.6億台,成長率5.4%,相較2016年成長率2.9%略微回升,至2020年全球出貨量16.9億台。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林信亨分析,未來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成長將仰賴新興國家新機用戶的增加,預估全球智慧型手機滲透率將從2016年53%成長至2022年66%,其中亞太與歐非中東是兩個最具成長潛力的區域市場,估計成長14%,其次為拉丁美洲9%、西歐8%,至於北美市場成長空間最小,約5%。
軟體
2017/01/16
臉書刺激購物 20-24歲最受影響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網路社群使用者進行調查,發現臉書已經成為刺激用戶購物的重要工具,其中又以20-24歲為最容易受影響,進而影響購買行為。資策會MIC研究報告顯示,有四成臉友在購物初期會先透過Facebook了解產品資訊,進一步分析各年齡層購物行為,20-24歲臉友「看到產品介紹激發購物慾望(34.9%)」或「初期用以了解產品/服務(45.8%)」受臉書影響比例都高過其他年齡層。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邱鈺雅指出,現今臉書經營已是各產業行銷與經營品牌的重要媒介,隨著臉書影響購物行為趨勢逐漸成形,社群經營者勢必得先掌握這群易受臉書影響而購物的客群特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