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MIC
About
產研所簡介
歷年大事紀
顧問團隊
Teams
產品與服務
Services
整合型顧問服務
AISP情報顧問服務
產業顧問學院
企業顧問服務
產業觀測
Industry Insights
新聞發布
Press
產業動態
Analysis
政策觀測
Policy Insights
數位漩渦
Digital Vortex
政策報告
Research
菁英招募
Careers
歷年大事紀
2023
彙集我國產業對6G技術布局意見,協助臺灣資通訊標準協會(TAICS)撰編「6G潛力技術白皮書」並發表於國際;提出「5G產業變局突破作為、臺灣AI伺服器產業發展策略、低軌衛星產業發展、臺灣與美日歐印之半導體產業合作策略」等政策建言;與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合作2035年數位社會未來情境與關鍵課題;協助數位發展部邀集產官學研重要關係人,擘劃智慧城鄉政策推動機制;協助經濟部完善「晶片驅動產業創新方案」、規劃「綠電CPPA信用保證機制」;協助國科會建立未來「半導體xAI」發展策略。
2022
引進國際瑞士洛桑IMD數位轉型架構,協助臺灣產業檢視轉型進度與擬定策略;辦理國內首次產業B5G技術需求調查研究;主責低軌衛星頻率規劃,協助自主衛星升空以達成全民數位韌性網路;提出「智慧國家發展、臺美5G開放網路合作、資訊電子業淨零碳排、下世代通訊、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等政策建言;建構臺灣資服業轉型雲端地圖,建立雲端開發及轉型指引;協助數位發展部施政論述規劃及政策推動機制設立。
2021
研擬「國家低軌衛星頻率規劃草案」,加速低軌衛星服務落地臺灣;描繪2050未來科技年表,訂定國家2030目標藍圖;協助數位發展部籌備;執行參與「B5G/6G計畫、行動支付計畫、AI Go、交通數位治理、智慧觀光、TDX計畫」等政策建言與產業策略規劃;連兩年出版《臺灣創育產業關鍵報告》,鏈結大型企業與各新創加速器;出版《數位轉型力-臺灣製造業數位轉型案例解析》,進行37家國內指標數位轉型個案分析;發表《智慧顯示應用產業發展白皮書》與臺灣製造業AI應用現況與未來投資需求調查。
2020
2020年共同協力促成台美5+5年合作備忘錄(MOU)簽署;執行參與「AI領航推動計畫、台灣2030/2050跨智庫集思平台、智慧城鄉、智慧生活2.0、5G+產業生態鏈計畫、智慧內容計畫、創育計畫、AI Go計畫、綠能科技產業創新推動方案2.0」等政策建言與產業策略規劃;全科會議題納入台灣2030科技願景;發表《2020臺灣創育產業關鍵報告》;進行40家數位轉型指標性個案分析;舉辦33rd MIC FORUM、第七屆青年產業分析研習營。
2019
建構數位轉型方法論及服務系統;執行參與「臺灣AI行動、智慧城鄉應用生態地圖、智慧服務產業白皮書、5G智慧交通」等政策建言與產業策略規劃;與日本三菱總研(MRI)、日經XTREN、瑞穗總研、ETSI、KPMG、電波新聞社、東京都市大學、日本專修大學、NICT、KDDI、NTT、YRP、ARIB、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等單位,進行國際產學研究交流;舉辦32nd MIC Forum、第六屆青年產業分析研習營。
2018
執行參與「臺灣AI行動計畫、5G國家科技藍圖、AI與產業流程、兩岸議題、DIGI+、行動支付產業趨勢」等政策建言與產業策略規劃;與交大、政大、台師大、國北商、北科大、高科大、東京都市大學等校際合作新興領域研究;完成大數據研究平台開發計畫、建立數位轉型方法論、應用AI技術分析藍海策略因子;舉辦資通產業AIT論壇、臺日健康照護技術趨勢國際研討會、第五屆青年產業分析研習營、CEO創新前瞻交流平台。
2017
執行參與「國防資安產業行動計畫、5+2綠能科技產業創新推動方案、智慧城鄉推動新制規劃、5G藍皮書修訂、第二期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NEP-II)、系統整合推動計畫、全國產業發展會議」等政策建言與產業策略規劃;建置大數據決策輔助分析系統(BDP);舉辦臺菲高峰論壇、臺日智慧機械技術與應用趨勢國際研討會、資通產業創新論壇、數據經濟引領產業創新論壇、第四屆青年產業分析研習營、創新金融服務提案競賽;出版《企業需要的創新地圖》、《新生意從數位經濟做起》專書。
2016
執行「第二期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NEP-II)並獲行政院管考優等計畫」、「智慧消費性電子終端產業發展推動計畫」、「先進通訊實驗環境建置與技術研發計畫」、「智慧手持裝置核心技術攻堅計畫」、「4G智慧寬頻應用城市產業推動計畫」、「業界研發創新推動與管理計畫」、「我國下世代行動寬頻頻譜規劃建議」、執行「兩岸搭橋專案及智庫交流計畫」、「國家發展前瞻規劃委託研究案」、「台北市智慧城市專案管理委託服務案」。
2015
完成與執行「科技政策綱領」、「5G技術白皮書」、「2025臺灣產業新願景」、「藍海艦隊出口轉型」、「文創輔導體系架構」、「數典經紀授權中心CIS識別規劃」、「郎世寧新媒體藝術展暨4G行動博物館計畫」、「能源國家型計畫關鍵績效指標 、中國大陸十三五規劃」等計畫 。舉辦「社經資料庫大數據分析與精準行銷對策研討會」、「各國中長期科技前瞻規劃方法與機制設計之交流會」,與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簽署合作意向書(LOI);建置「MIC MOOCs青年線上開放式免費課程」數位服務。
2014
首創青年專屬「MIC Open講」線上免費產業分析課程。推行「T3101專業講師認證」、「整合型微顧問」創新服務。提出「高等教育轉型建議」、「智慧城市寬頻應用」、「主軸領域中長期投資組合效益分析」、「行動寬頻頻譜政策研究」等建言。執行「漢字藝術資源整合平台建置暨推廣計畫」、「青年互動–DOIT科技創意平台」、「1830青年互動社群」等計畫。
2013
榮獲經濟部「績優創新研究機構獎」、「研發服務卓越獎」。獲得CMMI–SVC Maturity Level-2認證。執行「臺灣產業科技前瞻研究計畫」、「文化創意產業輔導陪伴計畫」、「數位典藏橋接產業界推動計畫」等研究,提出「臺灣人口結構變化對產業發展之影響」、「互動經濟.產業動能」等政策建言,舉辦「第一屆新媒體創意競賽」、「第一屆願景2025青年領航講座」、「新媒體藝術國際研討會」、「乾隆潮新媒體藝術展」等活動。
2012
執行「故宮領航新媒體藝術展演示範計畫」、「漢字藝術資源整合平台推廣計畫」、「新媒體藝術展演示範計畫」、「原住民族觀光產業推廣計畫」等研究。建置數位典藏創意加值商用平台、青年科技創意平台。發展顧問服務業品質系統與服務方法論(CMMI-SVC)、建構優勢產業定位(IPS)方法論、發展中堅企業篩選方法論(EEES)、專利平台監控方法論。出版《洞燭機先-競爭情報探勘》方法論專書。
2011
執行「臺灣產業科技前瞻研究計畫」、「產業園區中長期發展策略研究」、「雲端產業應用推動計畫」、「科技化服務價值鏈研究與推動」、「先進國家無形資產流通及運用現況」、「兩岸合作與風險管理」等研究。舉辦「第一屆兩岸產業合作論壇」,建置「兩岸交流總體風險觀測指標體系」、「ThinkWave專家網路互動平台」。建構觀展田野調查與商機偵測體系方法論。出版《思潮ThinkWave季刊》、《臺灣產業科技前瞻研究》系列叢書。
2010
執行「2020臺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研究」、「兩岸產業交流策略研究」、「雲端運算科技與資安研究」等計畫,向政府提出「2020臺灣資訊產業願景與策略」、「稀有資源需求展望與應對策略」及「如何改變及強化產業競爭要素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等建言。舉辦第一屆「願景2020全國大專青年創意提案大賽」。建構臺灣創新展望、技術群組評估及資訊應用先導方法論。出版《臺灣在地力研究叢書》、《創新需求脈絡IF》、《技術策略規劃TSP》等方法論專書。
2009
建構「全球創新趨勢展望(GIO)」、「產業科技篩選與組合評估(TPP)」、「創新需求路徑圖預測」、「關鍵技術路徑圖預測」等前瞻研究方法論;執行「氣候變遷與調適」、「高齡少子趨勢」、「智慧生活產業」、「知識服務經濟體」、「美國Angel創投產業」、「關鍵資訊基礎建設保護(CIIP)」等規劃研究。
2008
執行「科技政策前瞻時徑圖研究計畫」、「2020全球創新展望計畫」;於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協助「智慧生活科技運用推動策略」的規劃;執行經濟部工業局之「兩岸新關係下亞洲產業發展契機研討會」;出版《贏在未來-產業分析的12 堂課》專書。
2007
執行「2015年臺灣產業願景與發展策略研究計畫」;執行經濟部技術處ITIS產業論壇,剖析產業個案累積產業智慧;第六屆全國工業發展會議提出「具潛力關鍵產業技術之策略思維」建言;出版《解讀產業成功密碼2006-2008》專書。
2006
配合國內中小企業電子化推動政策執行「提升中小企業電子化輔導效能計畫」;執行與協助推動「2015年臺灣產業與科技整合研究計畫」、「科技化加值服務業創新模式研究」、「產業技術知識服務」等專案研究。
2005
執行「知識型技術服務業發展、智慧資本研究、技術預測方法及新產品篩選方法」、「資通訊產業創新模式」與「產業高值化之研發策略」研究;出版研究方法論之專業書籍。
2004
執行「資訊技術產業知識深化與擴散規劃」;提供政府及產業「未來重大事件及趨勢對產業影響及政策分析計畫」研究成果;對自由軟體、數位內容及資訊服務產業提供政策建言,扮演「政府智庫」與「產業顧問」的領航角色。
2003
協助政府評估與推動企業總部根留臺灣之相關計畫,包括「臺灣IT產業競爭力分析研究專案」、「優質營運總部環境分析計畫」及「自由軟體產業推動計畫」等對產業及國家競爭力提升等相關的研究主題;推出AISP情報顧問服務。
2002
加速資訊國力提升與產業競爭力發展,規劃「國家資通訊安全技術服務計畫」、「CMM/CMMI能力建立先期規劃計劃」、「網路多媒體產業發展推動」等計畫;執行「電子商務環境整備及企業對個人電子商務推動計畫」。
2001
執行「我國智慧資本評價研究」先導計畫,協助臺灣政府建構完善的知識經濟發展環境,推動「知識型技術服務業發展與推動計劃」及「企業研發聯盟推動計畫」,協助國內傳統產業進行升級與轉型,並參與規劃技術服務業之發展藍圖。
2000
執行行政院經建會「提昇我國資訊國力」研究專案,架構政府科技政策藍圖;協助經濟部工業局成立IA聯盟,擔任專業政策幕僚;推出「高科技產業分析師技能訓練」課程,培育企業產業分析人才。
1999
已有500家以上的廠商成為MIC的會員,會員包括臺灣軟硬體產業、資通訊及金融產業菁英,其中主要IT產業相關會員年度產值貢獻,已達我國資訊工業年產值80%以上。
1998
執行英國貿工部投資促進案,MIC扮演引薦海外投資機會,促進產業升級及加速全球運籌管理的重要角色。
1997
執行印度及泰國政府顧問專案,執行跨國政府之高科技產業策略顧問計畫。
1995
成為臺灣地區第一家通過ISO9001認證的資通訊產業情報研究單位。新加坡國家電腦局派員至MIC見習產業、市場研究方法與瞭解經營模式。
1994
導入SRI與MRI技術預測方法論,使MIC的產業調查與研究實務方法更為精進。英文版Asia IT Report創刊,大步朝國際化方向邁進。
1993
推出「產業決策情報服務體系」(情報會員),第一年即有250家以上廠商參與成為MIC的情報會員。
1991
資料服務中心納入MIC體制,使MIC的產業及市場研究資源擴增,同時將多元豐富的資料內容提供對外服務,以增進與產業界的互動。
1989
設立資訊法律研究組,專業於與科技智慧財產相關之法律研究,並擔任中美智慧財產權談判的重要政策幕僚。
1987
MIC成立,並與國際顧問公司合作,導入ADL市場研究方法論,奠定MIC產業暨市場研究之理論基礎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