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總覽
垂直新應用
Trending Topics
智慧製造
Smart Manufacturing
智慧醫療
Smart Healthcare
淨零科技
Net Zero Technology
金融科技
FinTech
資通安全
Cybersecurity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數位轉型
Digital Transformation
電動車
Electric Vehicle
資通訊總體觀測
ICT Overview
東亞十國地區資通訊產業/市場報告
ICT Country Reports
趨勢前瞻技術創新
Innovation Foresight Program
資訊科技
Information Technology
運算系統
Performance Computing
智慧行動運算
Smart Mobile Computing
新興垂直應用
Emerging Vertical Application
智慧生活科技
Smart Living Technology
通訊
Communications
寬頻網路
Broadband Network
行動寬頻科技
Mobile Broadband Technology
智慧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新世代行動通訊
Beyond 5G Communications
智慧城市
Smart City
軟體與服務
Software and Services
資訊服務與軟體
IT Service & Software
電子商務與數位經濟
eCommerce & Digital Economy
創新事業營運模式
Innovation Business Models
數位生活型態與需求
User Behavior Insight
關鍵零組件
Key Components
應用IC與關鍵零組件
Application IC & Components
智慧網路與關鍵零組件
Intelligent Network and Component
半導體產業
Semiconductor Industry
資料庫
圖表資料庫
CEO Vision
線上影音資料庫
活動資料庫
專區精選
垂直新應用模組專區
MIC Podcast科技開麥拉
相關服務
研究報告資料庫
企業顧問服務
企業人才培訓
專書精選
專案服務
研究報告研析
聯絡我們
研討活動
研究團隊
產業新聞
試閱精選
申請試閱
線上試閱申請
登入
取消
川普關稅衝擊分析
掌握瞬息萬變的美國關稅政策,洞察全球ICT供應鏈重組與市場變動,協助企業制定前瞻布局與風險管理策略
報告精選
新聞精選
PodCast
美國政府對等關稅對台灣資通訊產業之影響
04月16日, 2025
改善貿易逆差:美國為全球最大進口國,為改善長期商品貿易逆差問題,美國川普政府以全球性對等關稅措施,提高其貿易夥伴進口成本,驅動各國降低對美進口關稅障礙或擴大對美商品採購,以調整美國商品貿易結構重建美國製造:延續「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政策主軸,藉由對等關稅措施,提升進口產品價格,強化美國本地製造產品之相對競爭力;同時,驅動各國加大對美國投資、落地美國製造,重塑美國製造能力緩解財政壓力:面對龐大財政赤字問題,額外關稅收入將可支應部分財政缺口;在關稅抑制進口、降低美元外流下,將有助於市場資金支撐美債需求與價格,使殖利率下降,緩解美債壓力(2025年美國政府到期國債需再融資9.2兆美元);美國財政部指出,殖利率每下降一個基點,政府每年就可節省約10億美元利息支出
川普就職邁向百日:美國關稅、科技政策邏輯及影響的再梳理
04月07日, 2025
川普2.0運用三種關稅課徵手段,取得貿易與非貿易利益川普2.0政策主要在關稅與科技兩大構面發揮全球影響力。在關稅措施方面,可以歸納為三種樣態:第一種為「懲罰關稅」,加徵主體為國家,倘若在任何國際議題談判上不符合美國利益均可能被加徵,例如2月後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因邊境與毒品管制問題陸續與美國進行折衝。懲罰關稅的不確定性通常較高,一般來說雙方政府取得解決問題的共識後,就會暫緩或停止執行。第二種樣態為「產業關稅」,加徵主體為產業,例如3月12日起對全球鋼鐵、鋁課徵25%關稅,並預計4月2日起將對半導體、汽車、藥品課徵25%關稅。觀察選擇這些產品的標準,大多符合戰略物資的定義,川普政府最終目標為促使這些產品的供應鏈能回到美國,不僅確保緊急時刻能不虞匱乏,也能確立美國的獨強地位,因此幾乎能確定此措施會延續。最後一種樣態為「對等關稅」,加徵主體同樣為國家,且純粹著眼於貿易層次。目前川普政府已對美國所有貿易夥伴啟動調查,調查範圍涵蓋貿易逆差、不對等關稅稅率、歧視性稅賦、非關稅障礙、匯率操作等,預計4月1日完成。值得留意的是,屆時比較的是美國與對造國家的逐項商品關稅差異,還是整體「貿易加權平均關稅」
科技保護主義與差異化管制:川普2.0下的全球科技研發變化與影響
03月05日, 2025
川普2.0是全球科技研發關鍵影響因子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在最近一期出版的《科學技術與創新展望》報告,揭示全球科學技術發展正處於一個多重危機與風險的階段,除了永續與淨零轉型之外,如何因應大國競爭以及「地緣政治緊張」(geopolitical tensions)局勢,不僅各國政府,也是企業在擘劃科技創新與布局時不可或缺的思考。這是因為地緣政治,將會進一步影響科技研發所依循的價值評估之外,也將影響關鍵產業技術的取得與分工與結構。事實上,在2010年代即有眾多研究機構聚焦探討地緣政治對於科技研發創新的影響,不過觀察2024年後期之後,包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IEEE Spectrum等機構與組織開始重點討論川普第二任期(Trump 2.0)可能對於全球科技研發格局產生何種影響。川普2.0下的科技研發的變化與其影響表一、拜登與川普對於科技研發方向的異同註:主要藉由2024年美國總統政
川普2.0能源政策下美國相關產業變革
03月05日, 2025
簽署百份行政命令,開啟川普執政2.02025年1月20日,川普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同日簽署大量行政命令,除再次退出巴黎協定之外,與能源相關者還包括撤銷國際氣候融資計畫、強化美國石化開採、礦物出口與暫緩離岸風電業等,後續勢將影響全球政經情勢,對我國之相關產業也同時存在風險與發展機會。退出巴黎協定等國際氣候合作川普政府的「國際環境協定中的美國優先」(Putting America First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行政命令,考量「美國國家利益」,認定「巴黎協定」與「國際氣候融資計畫」等國際協議,可能加重美國人民稅收負擔、破壞美國國內自由市場機制,因此在上任首日即宣布退出這些國際氣候合作,停止對國際氣候財務承諾;針對後續之國際能源相關協商,川普政府將優先考慮美國經濟成長、消費者選擇、經濟效率與財務可行性。終結綠色新政美國拜登政府基於「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之規劃,於2022年推出「抗通膨法案」與「基礎建設投資暨就業法案」等措施,提供再生能源、電動車、儲能等產業諸多補助與投資獎勵。然川普上任後,即因上述法案可能造成
301調查中國半導體成熟製程晶片之政治意圖與制裁布局
02月10日, 2025
301調查旗幟從技術保護擴張至市場干預從川普首次任期啟動的301調查及後續兩次調查面向觀察,301調查範圍已逐漸從技術保護延伸至市場干預。2017年針對中國大陸技術轉移和智慧財產權侵犯的調查結果,促使美國對總值超過3,6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徵懲罰性關稅。至2023年,美國對約48%的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已調查之商品無需再次調查便可提高稅率,若加上後續新增清單,「301條款」幾乎涵蓋所有中國大陸對美出口商品,充分展現出美國政府運用301調查的宰制力及其高度彈性運用的特性。此後301調查範圍不斷擴大,2024年美國針對中國大陸戰略性產業實施高關稅措施,範圍包括半導體、醫療供應、港口基礎設施及鋼鐵和鋁製品等,半導體原課徵稅率由25%提高至50%。之後,美國政府向中國大陸海運和造船業發起調查,指稱中國政府以不公平手段扶持上述產業干預市場,導致美國造船業大幅衰退。2024年底啟動本輪調查時,USTR更將重點擴展至市場競爭層面,聚焦評估中國大陸的非市場競爭機制對美國供應鏈韌性和經濟安全造成的潛在威脅。「301條款」調查旗幟從貿易不公平行為上升至國家安全維護,為後續貿易管制措施建立基礎。做為
川普總統就職日政策動向觀察與影響分析
01月23日, 2025
關稅貿易政策動向川普總統明確表示會全面重新評估美國貿易體系,透過對外關稅徵收以提升國民財富。同時,美國白宮亦公布川普總統簽署之《美國優先貿易政策》(America First Trade Policy)備忘錄。於該備忘錄中,提到美國貿易政策為涉及國家安全之重要政策。為能消除貿易赤字,美國商務部、財務部、貿易代表署將調查美國不公平貿易情形,且規劃於2025年4月1日前回報初步調查結果,並針對關稅應對措施提出建議。同時,美國商務部、財務部、國土安全部將評估建立「對外稅務局」(External Revenue Service)部門之可行性。該部門將負責管轄與收取國際進口關稅,相關稅收規畫花將以促進美國經濟成長為目的。美國貿易代表署會再重新檢視既有貿易協定並提出修訂建議,如檢視2020年1月與中國簽署之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執行情形、為2026年7月《美墨加協定》(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 USMCA)將啟動之貿易談判預作準備等。此外,美國財政部將加強對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之貨幣政策審查,以避免夥伴國家藉由操縱匯率獲得不公平之貿易競爭優勢。科技鬆綁政策
川普就職日發表重點暨後續觀察
01月23日, 2025
第47屆美國總統就職典禮資料來源:美國白宮,MIC整理,2025年1月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於就職首日,美國川普總統簽署近50項行政命令與備忘錄川普新政府目標,以美國優先為原則,推動從內政到外部經貿措施改革促進投資鬆綁科技監管推動基礎建設降低企業稅賦降低通膨恢復能源地位檢視對外貿易重建邊境安全美墨邊境緊急狀態收緊移民政策
川普2.0新政影響
01月10日, 2025
對外政策:以關稅為談判工具,考驗臺廠取捨關稅、物流、製造成本評估赴美可能性綜合觀之,川普2.0對外政策採「交易式」風格為主基調,以關稅作為不公平貿易與國際協商工具,重點對象更從中國、擴大至任何可能影響美國利益的國家。如近期川普以芬太尼(Fentanyl)藥品管制議題,宣稱上任後將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加徵關稅為例,顯示未來無論貿易或非貿易的國際爭端,川普均有可能以關稅來迫使對方妥協。對全球資通訊產業供應鏈而言,不免會受到池魚之殃,降低風險的唯一辦法就是重新檢視、調整生產布局。對臺灣半導體產業而言,由於晶片是中間財,理論上並不會受到關稅課徵的影響,即使美國對進口臺灣晶片加徵關稅、即所謂的「保護費」,現階段因臺灣直接出口美國占比僅2%,預估影響有限。相對地,臺廠更需要留意川普政府未來是否以反壟斷為要脅,讓出部分主導權給美國,其中拜登政府透過晶片法案、驅使台積電赴美設廠即為一例。雖然外界依川普選舉期間發言、對晶片法案後續是否持續存有疑慮,但考量美國為維持在半導體製造須具一定地位,是民主、共和兩黨的共識,預料不會輕易撤銷,唯縮減補助規模應是必然,對臺廠而言無疑將墊高成本。不過,包括日本、德
影音精選
03月19日, 2025
川普2.0新局對臺灣資通訊產業影響解析
11月12日, 2024
從美國去風險布局看ICT產業因應之道
分享此篇報告
Facebook
Line
Linkedin
Twitter
email
複製連結
登入
會員編號
請輸入正確的格式
會員密碼
Email
記住我
清空資訊
忘記會員編號或密碼?
登入
驗證身份中...
正式會員第一次使用,請輸入會員編號/會員密碼/Email,系統會偵測第一次使用,註冊/認證之後,即可上線使用
不是會員?
邀請您
申請免費試閱
或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