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調查】73%網購消費者曾觀看電商直播 黃金時段為晚上8-10點 直播下單產品類型前三 內外衣著、美妝保養用品、飾品配件
軟體
瀏覽數:267
發布日期:2025/04/17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2025年「直播電商消費者調查」,臺灣有網購經驗的網友,高達73%曾觀看過直播電商平台,且31%曾有下單經驗。網友觀看的前五名直播平台,依序為蝦皮直播(62%)、Facebook直播(36%)、momo直播(26%)、YouTube直播(22%)與LINE直播(21%)。產業分析師杜芸諮分析,消費者偏好的直播平台多集中於電商與社群兩大類型,而不同直播平台類型與直播主的合作也有所差異,電商類偏向與銷售能力佳、具行銷技巧的直播主合作,社群類的直播平台更偏向與風格有趣、擅長社群經營的直播主合作,加上直播主本身的影響力,這些都是品牌業者選擇平台類型行銷時,需要考量的關鍵因素。
 
資策會MIC調查消費者偏好的觀看直播與下單行為,發現觀看時長以5-10分鐘比例最高(32%)、其次為5分鐘內(27%);關於偏好的觀看時段,約有五成偏好於晚上8-10點觀看,其次為晚上10-12點(28%)。進一步聚焦觀看且有下單行為的消費者,可發現最多數於觀看11-30分鐘(38%)時下單,而觀看5-10分鐘內下單的比例居次(27%)。產業分析師杜芸諮表示,消費者的耐心與注意力相當有限,建議業者每次直播時間可控制在10分鐘內,或以10分鐘作為直播的區間單位,較能提升消費者的觀看吸引力,為業者帶來更佳的直播效益。
 
進一步調查消費者偏好在直播電商平台下單的前五名產品類型,資策會MIC表示,依序為內外衣著、美妝保養用品、飾品配件、保健醫療,以及個人清潔,產業分析師杜芸諮分析,前三名類型產品皆有利於直播主以試穿、試用方式,為消費者帶來更佳的視覺展示效果,而直播電商平台相較傳統電商平台,在視覺展示與互動性上更具優勢,甚至有機會藉由直播主的個人魅力,進一步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杜芸諮分析,平台本身的受眾特性或品牌忠誠度、消費者在選擇觀看平台的出發點等因素,都會影響消費者在觀看直播後的下單行為,不過更關鍵的是,最能吸引消費者觀看並下單的三大因素,依序為「商品價格夠優惠」、「限時促銷/抽獎/遊戲」,以及「商品有獨家販售」,將是直播電商平台未來提升消費者下單意願時須掌握的要點。另外,根據調查,有觀看直播卻沒有下單經驗的消費者,未下單的前三大主因依序為「只是純粹觀看直播」、「擔心商品品質」與「習慣在商品官網下單」。
 
此外,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杜芸諮表示,直播電商相關技術已日漸成熟,未來直播電商平台業者可進一步結合AI,讓直播電商平台在行銷手法、產品銷售上展現更多創新與差異化。例如,不同性別、年齡層與地區的消費者偏好直播下單的產品類型不一,業者可思考結合AI客製與推薦不同用戶觀看潛在的直播影片,甚至針對用戶的消費輪廓、過往的消費紀錄等資料,運用AI即時擷取直播的精華優惠片段,推播給關注優惠的消費者,提升消費者下單意願。
 
*調查定義:直播電商平台是指直播主(或網紅)透過網路、智慧型手機或App,利用直播方式向消費者展示、說明和推銷產品的平台
 
*調查說明:調查時間為2024年11月中旬-12月上旬,採網路調查,有效樣本數1,068份,在95%信賴區間下,抽樣誤差±3.0%
關鍵字: 消費者調查 ; 直播電商 ; AI ; 網購 ; 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