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改變既有製造與勞動模式 發展主權AI成臺灣當務之急 導入AI解決方案 為臺廠維持中長期競爭力的關鍵
產業趨勢前瞻
瀏覽數:319
發布日期:2025/05/07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5/7-5/9舉辦第38屆MIC FORUM Spring《AI無界AI Boundless》研討會,今(7)日發布ICT產業總體環境前景展望。所長洪春暉表示,2025年全球經濟面臨政策風險升高,主要國家皆下修經濟成長率,且關稅戰隨後即是貨幣戰帶來的貨幣升值風險,皆使全球產業不確定性高漲。展望2025年,川普2.0正意圖重塑全球產業體系,製造業生產布局面臨再度重組的挑戰,未來臺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的戰略地位將更為關鍵,所面臨的競爭壓力也更高,除此,AI Agent在製造業生產重新布局過程將扮演要角,導入AI解決方案,將成為臺廠維持中長期競爭力的關鍵。
 
資策會MIC表示,在美國關稅手段強力主導之下,國際企業陸續公布赴美投資計畫,顯示部分製造資源正在朝向美國集中。針對關稅政策,全球企業除了赴美投資,另外也啟動生產分散、多元市場雙軌布局以分散營運風險。我國ICT大廠正陸續從中國大陸轉進東協、墨西哥等地,並思考赴美生產,也為我國資訊服務產業開啟新的契機。資服業者可透過以大帶小或整廠輸出,協助廠商進行全球運籌與供應鏈串接,而針對赴美生產,資服業者應優先布局AI結合自動化科技,解決美國勞動力高昂的問題。
 
資策會MIC表示,面對新興AI工具快速改變既有製造模式,AI廣泛應用所涉及的高敏感數據與自動化決策,使得全球對數位信任議題加倍關注。企業如要在商業智慧、研發實驗等關鍵任務中導入AI,皆必須仰賴可信任的數位基礎建設與明確治理規範。所長洪春暉表示,在邁向下一波產業升級與數位治理轉型之際,臺灣發展主權AI不僅是強化技術自主的重要選項,更是確保國家資安韌性、產業自主性與數據治理能力的迫切任務,唯有以資料、演算法、運算力為基礎,建立可信賴的數位信任框架,全面推動具本土主導性的AI體系,臺灣才能在全球科技新競局站穩腳步。
關鍵字: 總體環境 ; 關稅 ; 半導體 ; AI ; 數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