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企業碳管理、金融機構降低ESG投資與風險控制 綠電採購壓力升 AI助企業最佳化綠電採購決策與強化綠電管理
電子與綠能
瀏覽數:792
發布日期:2024/09/12
(圖說:講者為資策會MIC產業顧問施柏榮)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9/10-9/12舉辦第37屆MIC FORUM Fall《智鏈未來AI:Now & Next》研討會,今(12)日聚焦AI導入淨零趨勢,並關注企業綠電採購議題與提供指南。展望國際淨零、永續趨勢,AI發展對算力的需求驅動能源消耗攀升,然而AI同樣有助於企業的淨零、永續發展,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在金融融資、流程改善、資訊設備監控以及供應鏈管理的淨零,AI皆扮演要角。產業顧問施柏榮指出,AI導入淨零與碳管理有兩類需求者,一是受到供應鏈淨零轉型要求的企業,二是金融與資產管理機構,企業應用AI工具達到自主碳管理、供應鏈減碳需求;金融部門聚焦於降低ESG投資與風險控制,甚至期望藉由AI尋找對永續發展產生正面影響的新事業。
 
雲端服務提供商、金融機構將持續推展AI於淨零、永續應用
 
綜覽國際AI淨零轉型治理解決方案,資策會MIC表示,AI主要被應用於「基礎設備監控、自動化數據擷取、報告生成、ESG數據驗證以及偵查、ESG投資風險監控、ESG投資組合建議」。產業顧問施柏榮分析,AI導入淨零可否落地的關鍵在於透明化的資料治理,導入的兩大先決要件,分別為完善化的數據資料庫與數據品質,以及可信任與可解釋的AI演算法與模型。展望未來,面對更多元產品與供應鏈關係,以及更細緻化的淨零與ESG規範,預期雲端服務提供商、金融機構將會持續推展AI於淨零、永續的應用,檢索增強生成(RAG)與大型語言模型(LLM)等技術應用發展將值得關注。
 
臺灣企業採購綠電須掌握三大關鍵資訊 企業採購與管理綠電有七大建議作法
 
除了導入AI,綠電也成為企業因應淨零碳排壓力的解方。資策會MIC表示,AI產業將帶動臺灣整體供應鏈的綠電需求,預估2030年臺灣綠電需求約為400億度,且對綠電的需求將持續上升。由於國際雲端服務大廠提升自身與供應鏈的綠電使用,加上企業自主承諾、國際供應鏈與國內法規要求,臺灣企業已開始面臨綠電採購壓力。產業分析師劉家介表示,綠電市場資訊仍不夠透明,買賣雙方對價格的期待有落差,企業在採購綠電時特別須掌握三大關鍵資訊:綠電供需量預測、價格資訊掌握、市場活絡政策,針對價格資訊,企業除了基本費率,須留意最終實際再生能源購電成本(市場售價),將各式加成費率與售電業轉售延伸成本一併納入考量。
 
資策會MIC表示,企業採購與管理綠電有七大建議作法,包含:強化企業既有能源管理系統、掌握綠電價量資訊、建立企業最佳綠電採購配比組合、參與綠電CPPA信保/泛官股售電機制、投入綠色租賃的代購/團購機制、加入綠電分配沙盒計畫,以及關注24/7全時無碳電力倡議。產業分析師劉家介說明,實務上企業可先盤點自身用電結構,並透過官方平台如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第三方綠電顧問服務機構等,掌握綠電供需與市場資訊,規劃採購配比與合適購電管道。除此,更可利用AI技術最佳化綠電採購決策與強化綠電管理,現階段坊間已有諸多新興服務與系統開發,包含提高綠電發電效率、綠電最佳配比與用電需求模擬等應用,企業可視自身需求適當的援引資源。 
關鍵字: MIC Forum ; 淨零 ; ESG ; 資料治理 ; 數位信任 ; 綠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