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調查1】觀看串流影音增幅逾四成 53%網友仍赴電影院觀影 串流訂閱戶每月平均花費323元 九成以上仍有增訂空間
軟體
瀏覽數:148
發布日期:2025/04/23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2025年「臺灣影音觀看行為調查」,社群媒體平台(75%)為網友觀看影音最普遍的管道,然而線上串流平台、傳統電視(含有線/無線)觀看比例各為72%、電影院觀影比例53%,且相較過去一年觀看影音的管道出現明顯變化,串流、社群平台影音觀看比例大增,53%網友增加觀看線上串流、48%增加觀看社群影音,而傳統電視整體減少12%。進一步關注不同年齡差異,18-29歲觀看傳統電視比例已低於六成、25-29歲赴電影院(73%)比例最高,40歲以上約在60%以下。產業分析師洪齊亞分析,隨著線上串流成為主流,市場已有「串流獨家首映或院線、串流同步上映」模式,赴電影院觀影逐漸轉向人際社交活動,除此,大規模製作、預告片吸睛也是吸引觀眾前往電影院觀影的關鍵。
 
針對觀看比例增幅最大的線上串流平台,資策會MIC調查顯示,2024年觀看串流影音的用戶曾使用的前五大平台,由Netflix(65%)奪冠,其次依序為Disney+(36%)、愛奇藝(35%)、LINE TV(29%)與Hami Video(16%)。觀察用戶偏好的觀看時段,有逾九成用戶平日也會觀看串流影音,且不分平假日,逾七成用戶的熱門觀看時段在晚上6至10點,而假日的熱門時段更多,包含:上午10點至下午2點、下午2至6點,晚上10點至隔日半夜2點皆是。針對不同年齡層,18-39歲族群在平假日晚上10點至隔日半夜2點間觀看比例,較更年長的年齡層高出一成以上,反映出年輕族群更習慣利用半夜追劇。
 
資策會MIC調查串流用戶的訂閱行為,高達75%用戶有付費訂閱的習慣,訂閱平台前五名為Netflix(51%)、Disney+(23%)、愛奇藝(10%)、Hami Video(8%)與LINE TV(4%),吸引用戶付費訂閱的前三名原因為「有想看的內容、價格實惠、有豐富選擇」。產業分析師洪齊亞分析,串流市場先行者明顯占據優勢,顯示用戶在習慣平台後轉移的不易,且多數付費訂閱者採取「主力訂一個平台、偶爾搭配第二個平台」策略,可同時滿足三大訂閱動機的平台更可能成為首選,而著重特定內容與特定區域市場的平台,更容易成為搭配選項。不過,訂閱戶對於訂閱新平台的態度整體仍呈現樂觀,僅5%堅持不再訂閱新平台,至於增訂與否的兩大關鍵主要為價格與內容因素。
 
針對串流用戶的訂閱金額與共用帳號行為,資策會MIC調查顯示,最多數的訂閱戶訂閱數量為1-2個平台,且每月平均花費金額為323元,而每月花費500元以上的訂閱戶占18%。除此,臺灣串流訂閱戶在近一年有增加訂閱費用者占14%,最多數的訂閱戶在訂閱費用的變化持平(75%)。針對共用帳號,有高達79%訂閱戶採取共用,且3-4人共用比例最高(42%),有63%是與同住親友共用、24%與非同住親友共用,另有13%是混合共用。產業分析師洪齊亞分析,訂閱戶對價格的接受度建立在價值感而非絕對金額上,因此即使訂閱費用調漲,只要平台持續提供優質的影視內容,且訂閱戶滿意於使用頻率,加上替代選項不明顯或轉移成本高,甚至訂閱戶利用共用帳號來分攤壓力等條件之下,訂閱戶仍會有意願繼續訂閱。
 
觀測臺灣網友對電影、影集與電視劇內容的觀看行為,資策會MIC表示,用線上串流觀看美、日、韓與臺灣電影的比例皆約四成五,為所有類型電影的最大觀影平台;電影院觀影以美國電影(38%)比例最高、臺灣電影(20%)居次,顯示美國電影仍是臺灣電影院的主要票房來源。針對影集與電視劇類型,可發現韓劇(75%)最熱門,其次依序為臺劇(73%)、陸劇(70%)、日劇(70%)、美劇(68%)與臺灣本土劇(49%),針對追劇的平台,四成以上臺灣網友透過線上串流觀看韓劇、日劇、美劇與陸劇,韓劇甚至將近五成;不過在臺製影集與電視劇、本土劇方面,傳統電視的觀看比例仍大於線上串流,顯示臺灣影視內容仍以傳統電視作為主要的收視來源。
 
進一步調查網友對臺製電影、影集與電視劇的偏好,資策會MIC表示,82%網友有觀看臺製電影、73%觀看臺製影集與電視劇、49%有觀看臺製本土劇,然而可發現所有類型的臺灣影視,在近一年的觀看比例皆呈現衰退,且以本土劇衰退幅度最高,約減少兩成,而臺灣影集約減少一成、臺灣電影減少6%。產業分析師洪齊亞表示,仰賴傳統電視作為曝光與發行主戰場的內容類型正面臨被邊緣化,相對的,能順利轉入串流體系的內容,將受惠於平台彈性觀看、廣泛觸及受眾的特性而有更穩定的表現。
 
資策會MIC表示,影響網友觀看臺製內容的前三名原因,以新聞媒體報導(70%)的影響力最高,其次為親友分享(69%),以及網友分享、評論或討論(65%)。產業分析師洪齊亞分析,隨著新聞、親友與網友話題成為主流資訊管道,影視內容行銷的關鍵將在於如何掌握即時話題節奏,因此,能適應同步發行、行銷操作等新思維的內容產製單位,將更順應未來的內容行銷發展趨勢。
 
進一步調查最常獲取臺製影視內容資訊的前五名管道,依序為Youtube(73%)、Facebook(55%)、LINE(35%)、Instagram(28%)與Dcard(15%)。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洪齊亞表示,18-29歲獲取影視的管道與其他年齡層有顯著差異,不僅在管道的資訊獲取上更分散,透過傳統前三名管道中的Facebook(27%)與LINE(9%),比例皆遠低於整體平均,且透過Instagram(35%)、Dcard(17%)與Threads(10%)等管道的比例也明顯高於其他年齡族群。
 
*調查說明:調查期間於2024年Q4,採網路調查,有效樣本數1,068份,在95%信賴區間下,抽樣誤差±3.0%
 
 
關鍵字: 影音 ; 線上串流 ; 社群媒體 ;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