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42週年提出《三部曲》倡議 2021聚焦數位轉型生態健全化 助臺灣邁向數位國家
產業趨勢前瞻
瀏覽數:6654
發布日期:2021/07/2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即將邁入42週年,今(21)日舉辦《未來社會數位轉型三部曲》線上研討會暨高峰論壇直播,為了協助臺灣產業與社會迎接未來數位科技生活型態,資策會提出數位轉型三部曲的倡議,期盼促成「數位創新」、「數位調適」與「數位轉型」的友善循環。資策會董事長李世光致詞談到,臺灣未來十年的產業樣貌受到多重因素,如美中貿易科技戰、後疫情時代新常態、人口結構與氣候變遷等影響,其中「數位科技的快速滲透」影響擴及全民,值得關注與及早因應。
 
邁向數位轉型生態健全化 協助社會數位調適
 
「數位轉型是臺灣提升競爭力的關鍵,而轉型的成敗與社會數位調適腳步密切相關。」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表示,近年資策會建立了數位轉型平台來串接轉型供需端,並培育超過百位專才協助企業進行數位轉型,2021年的目標是讓數位轉型生態持續健全化,包含:探討數位發展法規、建立創新實驗場域、促成跨領域的共創與加值。此外,協助臺灣社會數位調適也是重要任務,將數位轉型概念廣泛的擴散即是舉辦這場研討會的初衷。卓政宏強調,資策會作為臺灣「數位轉型的化育者」,有義務讓數位轉型走出產業框架,深耕社會,才能提升整體數位轉型的成功機率。
 
為完善數位轉型工作,資策會結合產、官、學、研不同觀點,就「數位創新」與「數位調適」兩大階段的關鍵議題與實際案例進行分享;在下半場高峰論談中,更由卓政宏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郭耀煌、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與中研院資訊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黃彥男等重量級貴賓,針對「數位轉型」階段所遇到的痛點及關鍵議題進行深度探討,包括創新設計在前瞻社會接受度問題、政府法規如何靈活管理新興技術與商業模式,以及如何處理數位科技所帶來的信任、隱私權、數據保護等難題。
 
「資安聯防」與「農業數位分身」 示範打造數位創新生態
 
資策會副執行長楊仁達提及,資策會已累積許多打造數位創新生態的成功經驗,因此特別分享如何運用數位轉型方法(SET)、數位轉型學堂(ACE School)與數位轉型加速器(IDEAS)工具的心法,協助企業投入數位轉型,並以「資安聯防」與「農業數位分身」兩個實例,說明如何打造數位創新生態典範。楊仁達更歡迎各界帶著想嘗試的主題,與資策會一起創造數位創新生態。
 
資策會資安科技研究所資安鑄造廠總經理毛敬豪分享,過去授權金向來是國內資安業者毛利受限的關鍵,不過美中貿易戰以來,乾淨供應鏈議題的重要性提升,臺灣作為世界供應鏈的重要一環,未來可發展核心技術自主,特別是供應鏈資安威脅獵捕(Supply Chain Threat Hunting),相信未來在5G工控、供應鏈資安防護,以及中小企業資安聯防等領域皆能扮演要角,有助提升資安聯防的發展契機。
 
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商務協理蘇偉仁則以榮獲2019年美國百大科技研發獎肯定的「農業軟晶片」應用為例,說明如何藉此科技建立「農業數位分身」,協助臺灣農業供應鏈進行數位轉型,成功打造數位創新生態。蘇偉仁提及,農業軟晶片可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封裝起來,方便農民取用過往經驗來協作與進行決策,更方便科技新農能快速掌握消費端需求並進入產業,優化農業數位發展環境,提升產業競爭力。
 
數位調適聚焦「數位治理」 未來須持續盤點疫後數位挑戰
 
資策會副執行長蕭博仁指出,數位調適階段焦點為「數位治理」,而數位治理包括數位政策、人才培育、數位包容、基礎建設、資料治理與法治建構六大面向,關鍵在於布建與優化國家數位環境,並以數位化治理方式支援產業、社會與政府的數位轉型。蕭博仁提醒,未來應關注如何運用開放的數位資料生態系,加速解決問題、促進創新發展,甚至縮減社會不同群體的數位技能落差,而如何建立能有效回應公民期待的參與機制,提升公民信任度也非常重要。
 
為奠基數位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盤,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所長顧振豪針對六大面向中的「數位政策」與「法治建構」進行探討,點出疫情突顯各國數位化的重要性與待補強之處。顧振豪強調,臺灣的數位發展法制在產業、政府與資料的面向皆已匯集了不少需要關注的議題,未來仍須持續盤點因疫情衝擊的數位挑戰,以完備法制框架,友善數位發展環境。
 
除了政策與法制框架的盤點與補強,資策會也協助地方產業推行數位轉型,資策會地方創生服務處處長洪毓祥觀察產業需求資料庫的調查結果指出,多數廠商在數位轉型過程需要外部專家的協助,特別是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洪毓祥表示,長期以來,資策會已透過數位轉型方法論協助許多地方企業成功轉型,涵蓋自行車產業、零售業、農漁產業、觀光產業甚至新創產業,未來將持續集結各地方資源網絡,透過區域數位轉型中心的方式來擴大服務,持續建構更包容、開放與安全的數位科技社會,幫助臺灣更快的邁入數位國家。
 
數位轉型須兼顧數位包容 法規機制需提前部署
 
下半場高峰論壇中,執行長卓政宏與行政院政務委員郭耀煌、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中研院資訊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黃彥男,以「數位轉型」關鍵議題進行探討。針對創新設計必須提前考量社會調適的議題,行政院政務委員郭耀煌提出見解:談數位轉型不能只談數位創新,要進一步考慮利害關係人的多樣性,不同社會有各自的生活文化、地方法規與產業生態特性,未來政府會從法制與沙盒機制著手,提供創新能快速普及的機會。
 
針對政府如何以更敏捷的方法管理新興技術與新商業模式,兼顧社會信任,中央研究院資訊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黃彥男指出,法規是最需要超前部署的關鍵,而泰國監管斷頭台機制可作為臺灣參考案例,速度比沙盒更快。另外黃彥男也呼籲,數位轉型過程需更重視數位包容的問題,避免在轉型過程中只有少數人受益,造成財富與社會階級的落差甚至歧視。
 
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也分享觀點,疫情對於全球數位科技應用滲透有極大助力,促進我們思考如何創立比較完整的數位生態系統。臺灣在資通硬體產業規模龐大,但在數位服務滲透到社會或用戶方面相對較為弱勢。未來臺灣需要走進國際市場布局,有五個數位生態特質值得業者努力:一,過去是以客戶為主,現在是用戶至上;二,數據帶動;三,自動升級;四,全球面向;五,動態滾動。未來除了需要持續提升整體數位素養,也要透過大幅推廣讓社會能體驗到創新科技,扮演體驗者角色,才能共同打造數位生態。
 
 
《圖說: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即將邁入42週年,今(21)日舉辦《未來社會數位轉型三部曲》線上研討會暨高峰論壇直播,圖為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出席線上活動留影。》
關鍵字: 數位轉型 ; 數位創新 ; 數位調適 ; 數位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