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觀測未來趨勢,針對未來10年,提出關鍵10大數位創新趨勢,其關鍵影響將重塑及定義未來企業經營樣貌,同時改變未來人類消費生活型態,衍生更多的科技與商業模式創新。產業顧問王義智指出,此10大趨勢將全面衝擊與影響臺灣傳統製造業、高科技製造業、金融服務業、流通業、媒體、娛樂業等領域,在迎接這波數位轉型挑戰時,臺灣企業應思考如何延伸自身核心優勢,同時對準未來這10大數位創新趨勢,注意任何可能衍生的商機。
1. AI民主化促成產業應用(Democratizing AI):開發工具、平台、API及運算等取得成本大幅降低之下,AI將不是國際大廠的專利,每家企業都可以簡單的開發與運用AI,將增強廠商願意導入AI的意願,促成良善循環
2. 協作機器人創造製造新樣態(CoRobot Work with You):人口老化、人力短缺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製造場域開始大量使用自動化設備來提升產量,但隨著小量多樣需求的製造趨勢演變,大量製造方式被打破,彈性或客製化生產原則愈來愈需要,工廠將逐漸導入協作機器人與產線人員共同協作
3. OT場域成為新資安戰場(Need Secure Everything & Everywhere):數位化轉型浪潮來襲,產業開始在不同應用場域運用新興科技,因此造成OT (Operational Technology)資安維護壓力增加,逐漸醞釀出新一波資安商機,帶動虛擬與實體的資安需求
4. 萬物皆客製(Customize Everything):隨著AI、物聯網、5G等新興技術逐漸融入智慧家庭、零售科技與自駕車,消費者生活習慣、消費數據皆會被儲存與分析,用來打造專屬於每個人的客製化生活。這帶來的影響,將是所有數據皆可用,而業者將形成不同數據陣營,若無法加入將可能面臨被邊緣化,除此也帶來更多的個資議題探討
5. 感官互動(Sensory Interaction):感知科技發展得以突破,可針對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腦波/情緒、語言、生理、動作等面向,進行感知與互動,未來可應用於人類甚至寵物,勢必將伴隨更高規格的傳輸技術與運算能力需求,與更多的智慧互動內容需求
6. 黃金地段不再(Location Not So Critical):過去商圈多基於交通便利或商家聚落原則,隨著各領域多元平台經濟興起,媒合供需平台將改變實體店面樣貌,未來隨著VR/AR與無人車發展,空間將隨客而定,因講究體驗所以大坪數需求依舊存在,但整體上,由於多數服務可透過平台媒合,實體空間需求將減少
7. 無所不在的金融服務(From Bank to Banking):消費者需要更多元、更客製化、更容易取得的金融服務,衍生眾多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包含支付、保險、網路銀行、借貸、募資、投資理財等,傳統以人或實體分行為主的通路將轉變為透過網路平台,而未來金融商品模式將依照使用需求、使用時間、使用目的來客製化產品
8. 自動與自主化的生活(Automatic & Autonomous Life):智慧科技將更進一步滲透消費者生活,達到自動化與自主化,除了透過人機協作,甚至達到完全由機器代勞,生活便利的同時也會有部分勞力面臨被取代
9. 孤單但不孤獨(Alone Yet Not Alone):與老共存、如何健康終老成為全民關注議題,科技發展使保健與醫療資源取得門檻降低,而各式陪伴機器人朝向普及,如何將IoT、AI、Robot等技術融合在醫療照護服務已刻不容緩
10. 真偽難辨的未來(Blurred line between Fact & Fiction):AI讓每個人都能輕易篡改影音,技術門檻將愈容易取得,深度造假(Deep Fakes)如同假新聞般扭曲資訊,當影像與聲音都可造假,民眾將難以辨識。未來虛假媒體內容往往比真實的散佈更快,如何協助使用者正確判斷將成為新興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