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消費者網購行為進行大調查,64.9%臺灣網友曾以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進行網購。特別的是,會使用PC與行動的跨螢網購者無論是消費頻率或金額,皆比單從PC網購的消費者更高:跨螢網購者每月消費頻率為2.4次,每次消費金額為1,147元;而PC網購者每月網購頻率僅1.4次,每次消費金額1,023元。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網友跨螢消費有助於促進更多網購交易,業者如何進行跨螢布局與整合優化仍是當前重要課題之一。
資策會MIC調查顯示,臺灣網購族透過行動網頁購物比例超過使用購物APP,不過仍平均一人擁有3個購物APP,而下載率前五名依序為蝦皮購物(39.1%)、momo購物網(21.8%)、Yahoo購物中心(19.4%)、露天拍賣(17.8%)與PChome24H(17.8%),同時也有21.9%網購族未下載任何購物APP。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APP類型眾多,但手機容量有限制,網友裝載購物APP的數量也因此有上限。現階段已不適合盲目開發購物APP,若成效不彰也可評估退場機制,相較起來,如何有效結合行動介面功能、行動廣告刺激,促成更多跨螢網購消費才是。
根據資策會MIC調查,行動購物雖然普及率高,但網購族最常使用裝置還是PC,有63.4%網購族更常以PC瀏覽產品資訊,且有更高比例網購族(69.9%)仍習慣以PC進行完整購物交易,惟18~20歲族群,其最常透過智慧型手機完成購物的比例高達52.9%,遠高過整體平均;除此,18~20歲曾行動購物比例也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達79.4%。整體而言,女性又比男性更愛行動購物,37%女性網購族最常以智慧型手機瀏覽購物資訊,比例高過男性(27.1%);在最常使用智慧型手機進行交易的比例上,女性(30.4%)仍舊高過男性(23.1%)。
資策會MIC調查顯示,網購族最常行動購物的場景為臥室/書房(37.7%),其次依序為客廳(25.5%)、公司/學校(23%)、等候時(12.3%)與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10.2%)。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較常行動購物場景的前三位皆屬非移動環境,顯示行動商務碎片化現象並未明顯反映在購物行為上,因為破碎的是訊息點而非購物點,未來行動商務將延伸到智慧商務,預期家庭與企業/學校,將會是比起商家、交通工具等更具開發潛力的智慧購物場景。
根據調查,導致網購者降低行動購物意願的前五大主因,依序是螢幕太小不舒服(44.9%)、操作不易/不夠直覺(29.8%)、比價不方便(27.6%)、行動版網站功能不完整(27.1%)、App推播訊息擾人(21.5%),這些將是未來電商業者設計行動購物頁面或APP的參考方向。
*本調查期間2017第四季,有效樣本共1,068份,於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3.0%
*本調查之行動購物範疇:
指透過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在網路上購買「實體產品」與「票券產品」之行為,但購買數位內容類產品如貼圖、電子書等虛擬商品者則不在本次調查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