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解耦-科技民族主義之下全球價值鏈重構的關鍵字
產業趨勢前瞻
瀏覽數:3530
發布日期:2023/12/21
科技民族主義是在1960年代晚期形成的討論,在其概念發展初期,主要用來解釋特定國家,如何藉由特定大型科技項目投資來號召、合理化國家科技資源的方向,如美蘇冷戰時期的太空科技就是具體案例。
 
科技民族主義也被用來解釋1980年代部分國家藉由貿易關稅、扶植本國新興產業發展的「保護主義」。因此可以解釋:科技民族主義是一種融合政治、經濟元素的思辨,假定科技發展過程中,國族意識與國際政治認同與「敵我邊界」關係,將引導科技資源的布局。
 
不過,科技民族主義主要的張力發生於1990年代全球化時期,壟斷過去近30年對於全球價值鏈的認知。這樣的辯論,直到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啟之後,才再次引起新的辯論與思考。
 
科技民族主義再次興起的原因,除地緣政治衝突的「政治因素」,學者嘗試以全球價值鏈等產業經濟角度解釋,在全球價值鏈的預設下,原先位於價值鏈後端的後進者國家,會藉由各種政策「干預」市場與科技發展,以讓該國產業朝向價值鏈前端進行移動。尤其是高科技產業的推動,皆隱含全球價值鏈的移動的思考,但此舉勢必與原先位在價值鏈前端的國家產生衝突與矛盾。
 
以「全球價值鏈」位移的產業經濟觀點,能夠用來補足地緣政治視角上的不足。所謂的「衝突」,可能凸顯出的是既有全球產業價值鏈結構,尤其是分潤結構,可能原本就處於不均等的緊張關係,這也是後進國家希望朝價值鏈前端移動,甚至取得產業主導權、發言權的主要原因。而所謂「矛盾」意味全球多數的產業多年來已發展出「最適化」的分工網絡,尤其資通訊電子產業形成高度的專業分工型態,以此角度觀察,跨國產業鏈是處於高度互相依賴、共生共存的關係,很難以大規模進行改變與重構。
 
美國在2023年5月發布《美國政府之關鍵和新興技術國家標準戰略》報告,明確指出基於國安考量,須針對美國關鍵與新興技術進行定義,並提出保護措施。由此可見,2018年美中貿易戰後,如何在民族主義、全球主義矛盾中找出發展方向與「適應策略」,已成為產業、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思考。顯示出民族主義、認同政治、政治聯盟關係為主體的發展驅動力將會持續,並構築全球產業未來發展情境。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曾針對此情境可能造成的結果提出觀察,未來全球產業將呈現出高度衝突、互賴情境,然而,由於美、中都試著取得全球領導權,整體將會朝向-「技術解耦」(Technological Decoupling)的方向發展。
 
「技術解耦」具有幾項特徵:第一,產業、企業的全球發展,將面對更多「限制性政策」。而政策工具不僅是關稅,也包括對於關鍵技術、企業與技術併購、取得、出口的管制。第二,上下游關係更加尋求「信任」,企業將被要求提出更具體的技術保護措施,否則難以取得訂單與合作機會。第三,過去強調「離岸」產業結構與分工體系雖然出現解耦,不過,製造業生產模式,在勞動、人力、土地等成本考量下,不太可能再轉換到「回流」國內生產模式,近岸生產變成重要選擇,這也代表未來可能從全球化走向區域化,主要市場周邊的國家、地區將重新被納入全球供應鏈中,地位也將提升,如墨西哥之於美國。
 
延續「技術解耦」的特徵,回到企業發展層次有三個思索課題:首先,面對限制性政策,須投入更多資源於國際政治經濟分析之外,也須投入更多資源於法務,以釐清各種風險。其次,須形塑企業對於關鍵技術的保護措施與制度,證明企業具備關鍵技術的保護能力。最終,若「區域化」是未來發展情境,如何重新選定生產據點,挑選可信任的區域、企業重新構築供應鏈,也是企業須擁有關鍵思索。
 
(本文刊登於2023/11/12 經濟日報A11版)
關鍵字: 科技民族主義 ; 技術解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