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在地新興技術試驗─從「永續」智慧城市角度思考
智慧科技暨網通
瀏覽數:104
發布日期:2023/09/12
近年來歐美亞非中東等多個城市積極結合新興技術應用服務,打造永續韌性的智慧城市。各界可透過關注日本近期智慧城市推動趨勢,借鑒國際如何打造永續智慧城市。
 
日本推動智慧城市,第一個布局重點是:利用基礎設施為日本打造智慧城市服務關鍵。智慧城市應用服務需要城市數據的支持,舉凡農田IoT監測服務、水災數位雙生預測等,但跨部門、跨領域數據難以取得,甚至數據處理後必須定期維護數據品質,才能真正有益於智慧服務在地持續營運。
 
日本從國家或地方角度開發數據利用與管理設施,加速各界利用數據開發創新服務角度。例如國土交通省開發「PLATEAU」項目,建構全國數位雙生城市模型,並建立短周期數據維護計畫,供地方政府運用3D城市數據。另一方面,群馬縣前橋市、兵庫縣神戶市、大阪府豐能町等為整體管理當地所有智慧服務,開發數據連動平台,讓多種智慧服務可以平台交換數據。
 
第二個布局重點是:聆聽公民真實意見,以民為本開發服務,實現數位包容未來社會。很多時候智慧服務難推行並非是技術問題,服務不符合民眾期望,使服務被迫中止或反響不佳才是主因。因此,日本對此策略有三,包含民眾意見徵詢、按年齡及族群需求開發服務、讓智慧服務易於民眾使用。
 
如何讓民眾能夠容易使用數位服務為另一重點,除善用可視化簡易操作介面、提升民眾數位技能外,也可從不擅數位技能者也能熟悉的電視著手,例如豐能町將電視作為預約或使用智慧服務的媒介,並結合市政活動日曆、民眾垃圾分類知識、每日體操等日常訊息推送,養成民眾使用習慣。
 
第三個布局重點是:公私協力支持新興服務落地擴散的經費、場域、服務開發需求。為加速智慧城市布建,日本善用公私協力讓智慧服務遍地開花。針對資金面,日本內閣府制定「企業版故鄉稅」,讓企業能向地方振興服務(包含智慧服務)項目捐款以減稅,從而減緩地方財政負擔,例如,如愛知縣豐橋市以此開發智慧農業示範試驗徵案競賽。
 
針對場域面,大阪商工會議所媒合企業會員私場域與大阪府公場域,解決智慧服務試驗場地難尋困擾;此外,學校場域利用為另一種可行方式。
 
針對服務開發面,日本利用組建跨界聯盟、產公協會助力、籌辦國際大型展會形式,加速推動智慧服務落地,例如智慧城市社會實施聯盟以全日本為範圍,匹配產官學研民聯盟會員需求,並改善過往難於其他縣市布建服務的痛點。
 
此外,日本也藉由爭取2025年世博會舉辦權的契機,將於大阪.關西世博會展示如飛行汽車(eVTOL)、電動自駕車,以及AI自動翻譯系統等新興技術,以創新方案帶動2025年後的日本未來社會轉型。
 
智慧城市不僅是政府的事,站在促進創新的角度,比起針對單一智慧城市項目提供支持,更該思考如何營造讓大家都能快速創新的環境,以及如何促進智慧服務跨域、跨界。
 
此外,雖然以數據平台促進多邊方案開發並跨域、跨界很重要,但基於數據交換的創新試驗,應該思考數據交換的意義,而非僅為測試平台連接性的為換而換。
 
智慧城市應是營造人們能安心、便利生活的城市,不該僅由政府或企業想像民眾需要什麼,所有民意都不該被排除於智慧城市之外,近年來不僅有愈來愈多包容性智慧服務出現,讓民眾共同參與智慧城市規劃過程或傾聽民眾意見愈發重要,唯有民眾支持,服務才能在地持續經營。
 
(本文刊登於 2023/9/10 經濟日報A11版)
關鍵字: 智慧城市 ; 永續 ; 韌性 ; 基礎設施 ; 數位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