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商大廠綠色布局看臺灣發展方向
軟體
瀏覽數:5545
發布日期:2023/04/20
觀察近期綜合型電商大廠的綠色布局,主要可歸納五大構面,涉及上游的「原物料採購」;中游的「製造」、「配送和包裝」;以及下游的「消費者」、「浪費和回收」。
 
綜觀阿里巴巴、亞馬遜(Amazon)、Rakuten與Coupang等國外電商綠色布局,原物料採購面上,阿里巴巴制定綠色採購標準;亞馬遜針對自有品牌,採購經國際認證的材料。製造面,國外電商使用再生能源打造綠色倉儲;2022年阿里巴巴與亞馬遜皆針對供應商提供碳排計算服務,如阿里巴巴推「能耗寶」;亞馬遜啟用「碳排計算器」,同年更推出Amazon Aware綠色產線。
 
配送和包裝面,2020年阿里巴巴推出物流機器人「小蠻驢」,服務最後一公里的物流配送;2019年亞馬遜和新創Rivian首創自動送貨車;2019年Rakuten日本連鎖超市西友SEIYU利用無人機進行商品的實驗性配送服務;2022年Coupang與Kia汽車開發配送電動貨車。包裝上,除採購可回收紙箱,阿里巴巴與亞馬遜運用AI預測包材尺寸,特別的是Coupang研發可重複使用冷藏袋Fresh Bags。
 
消費者面,2022年阿里巴巴旗下天貓推出「綠色領跑者」專區;2020年亞馬遜推出「Climate Pledge Friendly」計畫;2018年Rakuten建立「EARTH MALL with Rakuten」,皆引導消費者優先選購綠色產品。2022年阿里巴巴還推出「88碳帳戶」,融合旗下App協助消費者主動減碳;2022年Rakuten推動綠色生活積分,獎勵消費者購買環保商品。
 
浪費和回收面,國外業者已跨業二手市場,如阿里巴巴推出二手平台「閑魚」;亞馬遜推動Amazon Warehouse deals與Amazon renewed計畫;Rakuten成立二手C2C交易平台Rakuten Rakuma。為減少包裝浪費,阿里巴巴啟動「回箱計劃」,由消費者將包裝歸還至菜鳥驛站。
 
整體而言,國外電商大廠綠色布局著重整合供應鏈。由於國外業者對上游具有較高議價力,原物料採構要求上游須符合綠色採購與綠色材料規定。製造面除建立綠色倉儲,也延伸發展碳排計算與綠色生產新服務。配送和包裝面優先選擇異業結盟,利用無人機與機器人布局綠色物流。消費者面是打造綠色平台,搭配獎勵活動將綠色行銷連結消費者生活。浪費和環保面則成立專屬二手交易平台,同時規劃包裝回收機制。
 
而國內指標電商大廠著重發展中下游綠色布局,momo、PChome與東森購物等的綠色布局,五大構面聚焦在中游的「製造」、「配送和包裝」及下游的「消費者」、「浪費和回收」。
 
製造面,國內業者改善倉儲能源效率,落實綠色倉儲,如momo自建再生能源系統;PChome汰換逾7萬坪倉庫區的傳統燈泡;東森購物楊梅二倉導入隔熱、綠能工程。配送和包裝面,2023年momo與蓋亞汽車合作成立電動三輪車隊;2021年PChome組成綠能機車隊;2022年東森購物與光陽工業研發新式電動機車。在包裝上,國內業者皆強調包材減量,鼓勵消費者併箱。
 
消費者面,國內業者均設立綠色平台,引導消費者購買綠色商品,營業額有成長表現(如momo綠色生活館2021年年增業績達七成)。PChome與東森購物也響應環保署集點活動,增加消費者購買誘因。
 
浪費和回收面,2022年momo與美廉社合作打造循環袋回收據點;2021年PChome與配客嘉合作於雙北試行循環包裝。2022年東森自然美直營店推出保養品空瓶回收計畫。
 
整體而言,國內電商大廠有兩大布局重點,一方面著重綠色倉儲、綠色物流、綠色包裝及包裝回收,另一方面強調建立綠色平台,搭配行銷創造營收。
 
國內電商大廠深耕綠色配送有優勢。業者近年來深耕分倉、自有衛星倉的配送規劃,加上成立綠色配送車隊,凸顯國內電商大廠具綠色配送實力。
 
國內電商要「發揮影響力擴大供應商配合」,可優先與符合規定的供應商合作,進而打造低碳供應鏈。也建議電商大廠運用現有綠色配送及現有分倉優勢,藉由建立「包裝回收機制與獎勵」布局逆物流。
 
由國內電商使用循環包裝出貨給消費者,並利用電動車配送,若消費者有退貨需求,電商可主動收取消費者的退貨商品與循環包裝,重新發貨給需要的消費者,再依循減碳成效給予消費者獎勵。此舉能使消費者將獲取的減碳優惠用於下次回購,從而提升顧客忠誠度,也有助國內業者借助綠色布局增加形象、創造營收、提升競爭力與符合政策。
 
(本文刊登於2023/4/16 經濟日報A11版)
關鍵字: 電商 ; 綠色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