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伺服器大廠Open RAN發展趨勢觀察
智慧科技暨網通
瀏覽數:2466
發布日期:2022/12/04
5G網路較4G高頻短程,營運商須布建更多基地台以達相同覆蓋率,導致網路布建成本增加;全球已有逾15國基於資安考量以政策限制、或由營運商自行棄用陸系設備。
 
以價格低廉的陸系電信設備降低布建成本已不再是選項,故市場始將目光聚焦於使用一般商用(COTS)伺服器的開放無線接取網路(Open RAN)架構,期待該架構與生態系漸趨成熟後可有效平衡5G布建成本。
 
在資料中心市場受ODM直接銷售業者分食的背景下,伺服器品牌大廠看中電信設備市場汰除陸系設備下的供給缺口,以及5G開放網路架構下邊緣運算、電信雲的龐大商機,開始積極布局Open RAN,力圖打入5G電信設備供應鏈。以下舉例說明伺服器大廠在Open RAN的發展動態。
 
美超微(Supermicro)以設備供應為本,藉系統整合業者打入公網供應鏈,該公司推出主打標準化Open RAN的DU(分散單元)伺服器後,遂與具有公網系統整合能力之Open RAN軟體業者Parallel Wireless合作,進入Parallel Wireless設備供應鏈。電信商如etisalat在阿富汗建置的5G Open RAN、以及Vodafone於愛爾蘭布建的4G Open RAN皆由Parallel Wireless進行系統整合,故Supermicro順理成章打入上述公網布建案之供應體系。在德國電信的O-RAN城鎮及Telefonica的德國測試站點,該公司也以類似方式分別藉Mavenir和NEC二系統整合業者打入Open RAN設備供應。
 
專網部分,美超微仍以提供標準開放設備的純硬體供應商為主;以Red Hat使用該公司伺服器推出的Open RAN零接觸布署方案為例,美超微亦憑藉眾多產品型號,依Red Hat需求提出規格合適的既有機種。
 
慧與科技(HPE)則成立通訊技術集團,提出Open RAN解決方案。HPE去年2月宣布整合既有電信基礎設備部門和通訊媒體團隊,成立通訊技術事業群;同時以其邊緣運算和核網解決方案為基礎進行發展,該事業群成立不久後即發表可承載DU、CU(中央單元)的Open RAN專用伺服器與Open RAN自動化解決方案。
 
公網方面,HPE未與系統整合業者合作,是直接為營運商進行設備供應與服務,例如直接供應Open RAN解決方案給日本營運商KDDI作為5G網路基礎設施。專網部分,HPE在今年MWC Barcelona上推出名為5G in-a-box的可攜式端到端專網解決方案,以「一卡皮箱」的配置囊括核網、邊緣運算與RAN端系統。
 
HPE在網通電信市場或以複製其在資訊產業的系統整合領導業者為目標。而受限於公網進入障礙,目前仍以5G專網解決方案為主軸。然而,不論未來專注專網、或劍指公網整合,Open RAN布局都是HPE完善5G開放架構解決方案的最後一哩路。
 
與HPE的獨立開發模式正好相反,戴爾(Dell)在Open RAN解決方案的發展上積極與軟體業者進行合作。Dell與VMWare、Red Hat、Mavenir、NEC共同開發Open RAN解決方案,並分別針對近邊(near edge)與遠邊(far edge)發展硬體設備、以及自動化維護系統開發。Dell以組隊合作、專注RAN端的方式開展電信設備市場布局。
 
COTS伺服器的導入,吸引伺服器大廠積極打入Open RAN供應鏈,大廠以純硬體設備或以系統解決方案方式布局。因Open RAN採多供應商來源之設備進行網路布建,不論是在公網或專網,皆仰賴系統整合業者為營運商或企業主打造完整網路系統,故與系統整合業者的合作深度,將是設備商能否站穩Open RAN供應角色、打造布建之關鍵。
 
(本文刊登於2022/12/4 經濟日報A11版)
關鍵字: Open RAN ; 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