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E已成為顯學,四成臺灣中大型企業積極投入
軟體
瀏覽數:3881
發布日期:2022/10/11
近年來臺灣中大型企業積極與科技新創合作,「企業參與新創(簡稱CSE)」在臺灣已成為顯學,各行各業均積極投入,例如:秀傳醫療攜手比翼加速器成立加速器計畫、緯創陸續投資多家臺灣新創、國泰金控成立創新實驗室海選新創共同PoC、統一超商收購本土外送平台foodomo等。
 
資策會MIC針對臺灣中大型企業進行《2022臺灣CSE大調查》,有近四成的中大型企業曾經與科技新創互動,四成正在評估與觀望,僅有兩成短期內沒有規劃,顯示CSE在臺灣已產生風潮,有八成的企業已有實質互動行為或開始關注相關合作議題。其中又以「資通訊」、「健康醫療」、「金融保險」三大產業已投入CSE的比例最高。
 
從已投入CSE的中大型企業調查結果來看,投入CSE的目的或驅動力,前三名分別為:導入新創產品服務(52.9%)、運用新創的工具或方法推動企業內部文化轉型(47.9%)、概念性驗證(PoC)(46.2%)。觀察前三名的共通點為,欲合作的科技新創其技術或產品應具有一定完整度,中大型企業才能直接導入及運用,或是展開PoC合作。最常採用的CSE模式為「參加新創相關活動(64.7%)」,如黑客松、Demo Day、媒合活動等,其次為提供新創鏈結企業內部現有資源「提供支持服務(44.5%)」,如財會諮詢、創業導師等。
 
以領域來看,前五名分別為:人工智慧、智慧製造、資訊安全、金融科技及IoT,其中以AI比例最高,顯示各產業皆開始重視與導入AI 相關應用,而資安新創隨著近年資安議題受到高度關注,也成為各企業願意合作之類型。另外,智慧製造、金融科技與IoT 物聯網新創則在資通訊製造與金融業的數位轉型驅動下,成為中大型企業優先互動的對象。臺灣中大型企業較常或偏好互動的科技新創階段排序分別為:成長階段>早期產品階段>成熟階段>種子階段,顯示科技新創若在市場已累積一定經驗,企業感興趣的程度較高。
 
此外,臺灣中大型企業決定是否要與科技新創進一步合作的關鍵考量前三名為,「新創技術是否具前瞻性(61.3%)」、「新創是否已有商業模式(51.3%)」、「新創是否能立即的解決企業的問題(42%)」,顯示科技新創的技術含量是企業最關注的焦點之一。同時中大型企業通常對於是否要跟新創進一步互動的觀察期以「6個月~1年(38.7%)」為大宗,平均觀察期則為9.8個月。
 
另外,中大型企業數位轉型的階段與投入CSE呈現正相關,在已有規劃或進行數位轉型的中大型企業中,45.3%曾經與科技新創互動;但尚未進行數位轉型的中大企業中,僅14%曾經與科技新創互動,顯示積極投入數位轉型的中大型企業,較願意嘗試與科技新創,期待在互動過程中為企業數位轉型激發新的火花。
 
不過,調查顯示,臺灣中大型企業在投入CSE的過程中仍有三大痛點。一、合作成果不確定:「創新」難免會存在失敗風險,投入CSE最大的挑戰為投資報酬不如預期或難以預測,尤其如果合作試驗的產品未開發完成、從未進入市場等,合作案的成果仍具有諸多變數。二、新創案源不易招:部分中大型企業沒有經驗或管道可以傳遞新創招募訊息,及系統性的招募與培訓團隊,因此不易尋找合適的新創案源。三、績效目標不彈性:由於臺灣中大型企業內部考核指標多以利潤中心制為主,因此企業內部各事業單位的主管或員工為將資源集中在提高利潤,對於需要時間驗證且具高不確定性的新創合作,投入的意願相對低。
 
雖然痛點與挑戰看似複雜難解,但實則核心在調整企業內部既有的組織架構與心態,因此建議已經投入CSE或有意投入的中大型企業,進一步可以思考的方向:1.取得高層支持、2.設立明確的合作目標、3.成立專責單位/KPI、4.攜手外部夥伴/資源。
 
1.高層支持(含大老闆/專業經理人/二代等)對於企業投入CSE至關重要,有助於協調企業內部資源與矛盾,以及增加內部員工及各事業群投入的信心。若能由高層領頭調整公司內部的績效目標,設立創新相關的激勵機制,使員工積極投入CSE的機率大幅提高。
 
2.設立明確的合作目標:從在商言商的角度,仔細思考與新創合作的目標或欲鎖定的轉型方向,理解新創帶來實際的效益與價值,避免盲目投入,以降低CSE合作成果不確定性。
 
3.成立專責單位/KPI:專責單位扮演新創與企業內部各BU間的溝通橋樑,轉譯雙方需求,降低合作成果不確定性。且專責單位從衡量計畫項目進度的長期指標與里程碑角度,獨立設置KPI,降低落入利潤中心制的思維。
 
4.攜手外部夥伴/資源:開放的心態與外部合作夥伴,如第三方加速器、專業顧問、創投等,有助於互補資源,一方面能擴大新創案源,另一方面,提供新創更完整及連貫的資源,以提高CSE的成功率。
 
(本文刊登於2022/10/9 工商時報A9版)
關鍵字: 企業參與新創 ; CSE ; 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