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為淨零轉型雙引擎
產業趨勢前瞻
瀏覽數:4875
發布日期:2022/08/10
產業減碳是2050年全球達成淨零碳排的關鍵之一,為實現淨零排放,在能源、交通、製造、建築、農業等不同產業部門投入低碳/零碳技術與服務是發展方向。科技業在減碳議題中的角色與其他產業不同,除從自身業務出發,減少直接排放、電力使用產生的碳排放及其他間接排放外,亦肩負運用數位技術,提供其他產業及部門減碳解決方案的使命。
 
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可依照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BCSD)與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共同發行之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定義,分為範疇一(scope 1)、範疇二(scope 2)及範疇三(scope 3)。
 
範疇一是指來自製程或設施之直接排放,如工廠煙囪、製程、通風設備及組織擁有或控制的固定燃燒源、製程排放及交通工具的排放;範疇二指來自於外購電力、熱或蒸汽之能源利用間接排放;範疇三指非屬自有或可支配控制之排放源所產生之排放,如因租賃、委外業務、員工通勤等造成其他間接排放。
 
對科技業而言,針對範疇一的淨零碳排路徑在於提升建物、資料中心、設備的能源使用效率;範疇二減碳重點在於綠電採購及使用;範疇三在建立以減碳為基礎的終端消費商業模式,以及供應商管理與合作。
 
目前全球具代表性之科技大廠,如微軟、蘋果、Google、SAP等皆已訂定企業短、中期減碳目標,微軟並立下長期(2050年)減碳目標,並針對範疇一、範疇二、範疇三之碳排放規劃淨零減碳路徑。
 
微軟2020年成立10億美元的氣候創新基金,發展減碳、去碳技術及氣候解決方案,並對企業內部徵收碳稅,目標2025年100%使用再生能源;2030年使用全時綠電(用電與採購的零碳能源可全時匹配),並實現負碳排放;2050年須從大氣中移除公司自1975年成立以來直接或間接(因電力消耗)排放的所有二氧化碳。
 
範疇一、二的排放量將透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採用創新解決方案及購買零碳能源等方式,減少到接近零碳排。針對範疇三須與供應商、業務團隊合作,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數位化等技術減碳,並提供《供應商行為準則》,要求供應商計算並提報全部的碳排放量,微軟在採購時運用此數據決定供應商合作對象,以使排放量在2030年減少至2020年的50%以上。
 
蘋果目標2030年實現碳中和,其供應鏈需100%使用再生能源。蘋果降低碳排的方式包括:(1)低碳設計。選擇合宜材料、提高材料效率,並設計高能源效率產品等工藝製造手法,降低碳密集度;(2)提升設備與供應鏈能源效率;(3)100%使用再生能源,將供應鏈轉為100%清潔、再生能源電力來源;(4)直接減排,透過工藝創新、減排和使用非化石的低碳燃料,減少設備和供應鏈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5)擴大投資碳移除相關項目,包括保護和恢復世界各地生態系統的自然解決方案。
 
Google於2007年成為第一家承諾並達成碳中和目標的大型企業。2017年起每年購買的再生能源等同於公司用電量,並制定碳補償計畫,以中和公司創立以來營運過程產生的所有碳排放量。更訂下2030年前成為第一家24小時全天候採用無碳能源(CFE)營運的大型企業。
 
Google更在2021年與Sustainable Energy for All和聯合國共同發布「24/7無碳能源(CFE)協定」,希望藉由能源需求方、供應商、政府、系統運營商、提供解決方案的業者、投資者和其他組織,透過創新的技術、產品、解決方案、政策革新,讓能源系統可以實現每小時、每天都使用無碳能源,加速推動全球電網轉型。
 
SAP之資料中心2014年起使用100%再生能源,2017年成為德國第一家採用以科學為基礎設定減碳目標(SBTi)的公司,承諾到2023年實現碳中和、2030年實現淨零排放。
 
運用科技業握有的數位技術、工具協助減緩氣候變遷,可加速各產業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如透過感測技術、物聯網、AI、大數據、機器人等技術,改善各部門的能源管理、提升能源效率,同時創造就業機會。
 
就製造部門而言,以物聯網、感測、機器人和AI為基礎的智慧製造,可將產能調整至最佳化狀態,提高生產力,並降低工廠整體能源消耗和排放量。住宅部門亦可從中獲益,在智慧建築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可運用智慧能源系統強化綠色建材的使用效益。在家庭中,透過智慧電表連接到智慧家庭控制裝置,可以節省家戶耗能,在某些情況下,還可將多餘的電力從消費端回饋給電網。至於運輸部門,遠端資料的即時處理與分析可提高航運燃料效率,並為貨物抵達和離開港口提供最佳化模型,減少貨物空轉時間、提升轉運配送效率。
 
(本文刊登於2022/7/17 經濟日報A11版)
關鍵字: 減碳 ; 淨零碳排 ; 碳中和 ; 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