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大智慧生活圈,臺灣有機會
產業趨勢前瞻
瀏覽數:4719
發布日期:2022/05/27
自從「智慧生活」概念興起,許多科技業者與政府致力將智慧科技「有感融入」大眾日常,希望創新科技能化身為民眾生活中的得力助手。近年資訊科技大廠與地方政府齊力打造智慧社區、智慧城市,期能創造引領效果。例如IBM與中國大陸地方政府推行的多項智慧城市計畫、Google與加拿大多倫多市一起打造未來城等。
 
大智慧生活圈的建造在推廣過程常是一波三折,例如2018年加拿大多倫多與Google旗下Side Walk Labs合作開發的「Sidewalk Toronto智慧城市」計畫,採用的技術前瞻性十足、構想與設計更是勇敢跳脫傳統框架,企圖一次含括城市規劃、IT、政策諮詢、地產開發等業務。原本希望把多倫多打造成全球最具創新性的未來城,但經過兩年努力,最終因科技公司與當地政府、居民「喬不攏」,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終宣布喊卡。
 
檢討大型智慧生活示範計畫功敗垂成的主因,幾乎都歸咎於缺乏溝通,民眾對新科技信任不足。或許較早期的智慧社區、智慧城市推動計畫有此狀況;但若把這個「疏忽」加諸在較近期的計畫上,恐怕有不少人喊冤。事實上,近年利害關係人皆相當清楚跟地方居民溝通的必要性。以Sidewalk Toronto為例,執行過程中Google針對當地居民、政府所提出的疑問,召開多次講座、圓桌會議、鄰里會議、公眾演說、意見徵集/交流等活動。甚至把長達1,524頁的總體規畫內容、計畫執行進度,都公布在Toronto Tomorrow網頁上。最終計畫喊停,怎麼看就不像是因缺乏溝通。
 
智慧生活科技的「點」狀應用老是連不成「線」與「面」,癥結點在於民眾實在聽不懂、不熟悉或沒感覺而本能的抗拒。過往產官學研單位大多習慣把高比例的資源投注技術研發,以及宣導型的溝通會議。但科技落地前的調適過程常被輕忽。數位調適的本意在於幫助居民理解技術議題、有溫度解釋顛覆性的運作機制,並幫助大眾適應智慧環境。
 
但技術供應端常不知如何深入淺出說明生硬技術內涵,倘若此時又無夠份量的意見領袖「幫忙翻譯」,也沒有地方意見領袖/圓場人士協調,確保有考量到新興科技下恐受衝擊的工作職務,如此雙邊有溝沒有通的挫折感可想而知。
 
近年台灣有不少縣市陸續提出智慧生活圈構想,而社會與企業數位轉型的議題更受關注。國內可以從國外經驗/教訓學到什麼?或是台灣有是否可能後發先至,成為大智慧生活圈示範國?其實是有機會。
 
首先,台灣的好條件至少有三,第一、完備IT基礎建設與普及的網路服務,是極佳後盾。第二、民眾對智慧生活科技的「認同度」高。根據資策會MIC針對台灣民眾的市調結果,高達87%受訪者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智慧生活科技對生活有所幫助;表示「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者僅2%。意味著民眾對創新科技結合生活的概念,多抱持歡迎的態度。倘若台灣能落實數位調適環節,創新科技在地普及的成功機會應相當樂觀。
 
第三、民眾對於智慧空間、領域生活科技(如智慧育樂/健康/娛樂)的認知與期待點共識度高。根據市調,各年齡層的民眾把「便民系統」的重要性列在第一,其次是「數據分析平台」、「救災救難科技」等。民眾對生活科技的「強共識」,也有利政府與廠商,更準確把資源配置在多數民眾「很有感覺」的項目與配套服務。另外,疫情期間,台灣善用資訊科技幫助民眾取得重要資訊,也讓民眾體認到,適當分享部分個人生活數據,對社會安全利多於弊,認同與配合意願也因此提升。
 
在這些「天時、地利」條件浮現的契機下,如何進一步囊括「人和」要素,將數位調適過程從阻力變成助力,是台灣推動大智慧生活圈的重要功課。值得慶幸的是,近年國內陸續出現不少自發性的民間機構/學院,致力協助民眾與產業提升數位轉型意識、數位素養,並穿針引線創造跨域交流機會,以助激發、收斂創新想法,並形成共識。
 
大智慧生活圈是共贏局面,目前台灣已具備大智慧生活圈的領航條件。在天時、地利等環境條件下,若能在人和的「軟關鍵」上有效施力、溝通過程中再多一些同理、包容與體貼,在實現智慧生活理念的過程中必能事半功倍。
 
(本文刊登於2022/5/22 經濟日報A11版)
關鍵字: 智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