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動駕駛服務商業化突破僵局加速前進
智慧科技暨網通
瀏覽數:2653
發布日期:2021/12/22
自動駕駛未來商機充滿潛力但也伴隨挑戰,各家業者均積極搶進。相較於傳統車廠優先以成熟技術為基礎,按部就班布局先進輔助駕駛(ADAS)做為量產化的產品與服務;新進入者或新創企業則另闢蹊徑,彈性打造可滿足全自動駕駛(SAE Levl4或Level5)之產品與服務,然而若需行駛於不受限制的情境,業者還需要技術深化、場域測試與驗證的商業進程。
 
實現自動駕駛商業化的重要關鍵之一是確保技術的安全測試和驗證,美國從聯邦政府到地方州政府,在自動駕駛的商業應用提供政策支持,並不斷調整與精進,以做為監管部署框架的基礎。其中Alphabet子公司Waymo以及獲Uber投資的新創Aurora,兩家業者於近期商業化推展皆有具體的斬獲。前者於2021年9月始獲加州車輛管理局(DMV)允許可在特定區域對自動駕駛載客計程車服務進行商業收費;後者基於2020年在加州進行一般載客測試經驗後,2021年9月起拓展與物流公司FedEx和卡車製造商PACCAR合作,於德州I-45公路進行往返約500英里的自駕卡車物流服務測試。
 
美國聯邦交通部所屬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2016年發布聯邦自動駕駛政策後,陸續發布三個版本的「自動駕駛系統」政策文件,分別簡稱AV 2.0(2017年),AV 3.0(2018年)和AV 4.0(2020年)。以AV 4.0為例,旨為確保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並闡明各級政府責任及優先考慮安全、隱私的推動原則。2021年1月美國交通部(USDOT)發布「自駕車全面性計畫(AVCP)」,為達成安全交通的願景,擬定三大目標,包含促進利害關係人協作和透明度、監管環境現代化以及規劃完善的先進交通系統,政策文件中也就相關目標提出關鍵目的及行動方案。
 
在州政府方面,美國有超過29個州頒布有關自駕車的立法,其中加州車輛管理局2012年起蒐集意見,研擬州內自駕車測試上路的配套法規,進一步規劃不同類型自駕車申請並做測試的駕駛執照。測試執照包含有附帶安全監控員、全無人駕駛以及自主物流載具等,吸引包含Waymo、Aurora等60多家業者進行650萬英里以上的測試運行,帶動整個產業蓬勃發展。
 
2017年初,Waymo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地區開放部分用戶,試乘搭配安全駕駛員的無人計程車服務,2018年獲得加州車輛管理局許可證,持續積極打造自動駕駛的產品與服務。今年8月在舊金山啟動「Waymo One Trusted Tester」測試計畫,在特定服務區域試乘自動駕駛叫車服務,民眾可乘坐配備第五代Waymo Driver系統的Jaguar I-PACE全電動車;9月獲准在時速65英里內與安全監控員搭配條件下,可在舊金山和聖馬特奧縣的部分地區的公共道路上行駛,並提供商業收費服務。Waymo是與車廠合作,其自建的「Waymo Driver」系統為完整自駕解決方案,除具備AI決策系統,還搭載先進的光達、雷達與相機等感測器。
 
2017年Aurora由前特斯拉與Uber自駕部門主管所成立,致力打造核心產品「Aurora Driver」,可安裝到不同類型汽車的軟硬體組合,並結合、雲端計算、深度學習等技術,幫助不同車型實現自動駕駛,應用層面更為多元。除與Uber、豐田、Denso合作打造自駕計程車服務,更與卡車業者推出自駕卡車服務。
 
美國政府建立專責機構,並提供彈性且明確的監管規範與試驗指導方針,在安全至上前提下,除既有車廠外,特別讓新進入者或新創企業大膽嘗試,進行商業運轉為目的的測試與驗證。
 
自動駕駛涵蓋跨領域技術,對傳統車輛產業供應鏈產生典範轉移的衝擊,也醞釀嶄新的商業模式,如科技業者不特別打造車輛載具,而是聚焦銷售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自動駕駛服務亦可從場域複雜度或行駛速度高低,切分更細膩或是商業化成熟度更高的場景,這不僅是累積經驗的不錯路徑,也讓服務加速實現。
 
(本文刊登於2021/11/28 經濟日報A11版)
關鍵字: 自動駕駛 ; 自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