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顯示產業面臨的挑戰與機會
資訊電子產業
瀏覽數:7214
發布日期:2020/10/26
近年來由於全球顯示產業受到TFT-LCD供需失衡、面板報價疲弱,導致台灣顯示產業年產值呈現下滑走勢,而主要面板廠友達光電和群創光電,從2019年第一季到2020年第二季營業利益表現皆呈現負值虧損現象,關鍵因素在於台灣面板廠原有的專業代工商業模式易造成產品銷售集中價格競爭激烈的TV面板、IT面板、Smart Phone面板等標準品市場,因此當面板報價持續走低,導致台灣面板廠生產越多營業損失可能增加。
 
有鑑於此,2019年行政院舉辦的「智慧生活顯示科技與應用產業策略會議」(SRB會議),標示出台灣顯示產業未來發展應結合各項智慧科技(人工智慧、物聯網、邊緣運算、雲端運算、人機介面等),並朝向具有高發展潛力的四大應用場域:移動、醫療、零售、育樂,構思新系統架構和商業模式,期望蛻變成為智慧顯示解決方案提供者,為台灣顯示產業帶來新商機和轉型契機,擺脫TFT-LCD面板標準品價格競爭的困境。
 
研究發現,智慧顯示解決方案訴求的智慧化功能展現在人機互動過程,四大應用場域中,移動場域相對著重安全和省時、醫療場域相對著重安全和高仿真、育樂場域相對著重教學品質和趣味、零售場域則相對著重便利和吸睛,而採用的顯示技術類型以LCD為主,部分的應用場域採用LED、投影機、電子紙顯示器、透明顯示器、高分子散射式顯示器、擴增實境顯示器裝置、虛擬實境顯示器裝置等。
 
值得注意的是,智慧顯示解決方案涉及的商業模式或合作方式,主導者多為解決方案商,其中,移動應用場域和醫療應用場域市場相對封閉,主要由跨國知名企業掌控市場,像是Samsung、LG、NEC、Panasonic、OMRON、Toshiba、SHARP、BlackBerry等,而育樂應用場域和零售應用場域市場相對多元競爭者較多。
 
展望未來,對於台灣顯示產業相關業者鎖定四大應用場域並透過結合各項智慧科技進行影像顯示系統整合,開始朝向智慧顯示解決方案邁進有以下建議:
 
移動應用場域:多數需要通過嚴格的產品認證,市場進入門檻較高,已有多家跨國知名企業建立起市場先占優勢,台灣面板廠除了打入國外解決方案商供應鏈之外,也可自行開發或透過和國內解決方案廠商合作爭取像是桃機航廈機場設施、淡海新市鎮路側設施、北捷/高捷/桃捷/中捷鐵道設施、電動車/電動機車駕駛座所採用的軟硬體結合之客製化顯示器(Display)產品,轉型為智慧顯示解決方案商。
 
醫療應用場域:手術室朝向發展數位整合手術室解決方案,協助醫生更專注於手術部位進行操作;大型醫院顯示器互動化已逐漸成熟,顯示介面結合各式感測裝置將使病房照護更為便利;長照中心針對不同病患發展客製輔助裝置,使患者更便利於疾病康復及預防;教學中心朝向沉浸式學習發展,提升學生實務操作經驗;診所診斷訴求透過各式各樣顯示器,動態呈現所需資訊。
 
育樂應用場域:教育場景著重提升教學品質及行政效率,智慧顯示解決方案主要施行在輔助教學,提升學習興趣;球場場景主要在提高互動性,動態呈現所需資訊;健身中心除互動性外亦具個人訓練功能。
 
零售應用場域:顯示器多為客製化規格產品,目的是協助業者吸引消費者目光,實現精準行銷並影響消費者購物行為,智慧顯示解決方案除軟硬體整合能力之外,顯示器呈現的影像內容則是提高附加價值的吸睛關鍵。
 
整體而言,面板不管是標準品或是客製品,採用的顯示技術類型不管是主流顯示技術的TFT-LCD,還是新興顯示技術的AMOLED、Mini LED、Micro LED,長期而言,仍會持續往更輕薄結構、更鮮豔色彩、更高解析度、更流暢動態畫面、更節省能源等更佳規格功能進行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在Mini LED、Micro LED屬於技術領先群,指標性廠商像是友達光電、群創光電、錼創科技、晶元光電、隆達電子等,近期在Mini LED、Micro LED開發成果令人驚豔,並且2021年Mini LED即可導入量產,預計2022~2023年Micro LED可往導入試量產。這讓錯失AMOLED發展契機的台灣顯示產業掌握具備技術競爭優勢的Mini LED、Micro LED,未來可與積極商品化AMOLED的韓國、中國大陸顯示產業競逐各式各樣尺寸規格的面板應用市場。
 
因應台灣顯示產業的轉型和升級,未來可望帶動智慧顯示解決方案供應鏈的形成,並牽動相關零組件的消長變化。可預見的是,新一波的廠商競爭、合作以及資金投資將湧進台業者對於新興顯示技術以及各式各樣智慧顯示創新應用的投入,值得科技界密切關注台灣顯示產業後續轉型升級表現以及對於四大應用場域的推展實績。
 
(本文刊登於2020/10/25 工商時報 A9版)
關鍵字: 顯示 ; 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