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以來,全球供應鏈面臨斷鏈危機,許多業者考慮導入機器人或自動化設備,期望填補勞動力缺口,確保產線順利運作。近年協作機器人(Cobot)成為自動化的熱門選項,主因無須透過程式就能以「手拉」方式教導,大幅提升教導的便利性。部分平台業者和新創從另一個角度切入,發展「無程式」教學的人機介面,以「非語言」取代「(程式)語言」溝通,讓製造業員工也能運用「比手畫腳」、圖形或多元溝通模式(視覺辨識、語言觸控等)互通有無,教導既有機器人而不用添購協作機器人。
如Wandelbots是由德國勒斯登工業大學博士生於2017年創立,透過與德國研究機構Fraunhofer的工具機與成形研究所(IWU)合作開發軟體平台,讓工業機器人在數位分身的模擬環境下安全運作,推出「TracePen智慧指導筆」手持式、筆形追蹤教導設備,讓技師和作業員無須編輯程式,也能讓機器人在短時間完成精準動作。
TracePen能直接向機器人指導和示範學習的路徑,並在工作區和工件上示範教導動作和任務,完成教學後,透過平台轉換成其他品牌機器人理解的程式語言,實現「教一台機器人,等於教好幾台」,此種更為友善、安全而且有效率的人機互動方式,讓人與機器人能夠增加共享的作業空間,更為親近、緊密地協作完成作業。
此一人機合作介面讓不熟悉程式編輯、但具備領域知識的技師有更多的發揮空間,使技師能專注提升技術精進或流程改造,讓機器人接手常規、甚至是辛苦或危險的工作,技師能改為投入較多時間在流程重整、規劃與「教學」等高價值的工作。Drag&bot在2016年成立,由德國研究機構Fraunhofer的製造技術與自動化研究所(IPA)分拆(Spin-off)之公司,並且持續研究創新的機器人控制方法,簡化工業機器人的程式編輯與控制,透過系統「拖」與「放」的圖形化介面完成控制指令。
Drag&bot的雲端解決方案包含機器人流程規劃、模擬和測試等,可在短時間內計算機器人運作參數、形成模型。Drag&bot強化跨平台整合,以容易理解的圖形化人機介面,降低機器人編輯控制的複雜程度,讓使用者經由拖放和編輯功能模組定義運作流程,圖形化的功能模組代表一個機器人動作。
Ready Robotics成立於2016年,技術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先進機器人技術研究,發表直覺式編輯程式的「Forge/OS」操作系統,以更有效率方式定義跨品牌的機器人及配備的周邊機具、完成自動化任務。
Forge/OS系統類似於Drag&bot平台,但更強調平台會按步驟指導使用者完成流程規劃,新手或經驗不足的員工也能快速學成。新型機器人教學介面提供直覺式、無須編輯程式的教學方法,降低機器人學習技能的門檻,製造業員工能夠從自身流程、加工、製程最佳化的角度出發,教導任務執行方式,甚至讓機器人更完整地學習技師技藝與技巧,並且經過數位化或連結雲端,促進技藝更為便利的修改或移轉給其他機器人,大幅提升機器人技能調整的彈性,進而讓機器人適應製造業小量、多樣的生產趨勢更為可行,也促進製造業員工工作轉型。
(本文刊登於2020/10/22 經濟日報 A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