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經濟活動、國防建設或民生應用,現代人對寬頻網路系統及性能都有極高要求,尤其網路安全在已開發國家中屬國安議題,地面電信網路、行動通訊系統、地面或跨海光纖系統皆需與時俱進。
而網路服務未能及的區域,常因地理環境、地貌等因素,導致網路部署成本不敷效益、或光纖鋪設難以施作,形成網路服務缺口,不過,通訊系統已延伸至太空,利用衛星通訊系統能夠增加地面通訊覆蓋率,雖說不同系統間的協調仍有諸多挑戰,但對尚未被IP網路覆蓋的區域來說,衛星通訊仍然是絕佳方案。
低軌衛星通訊系統可滿足延遲性要求,可與行動通訊網路搭配應用於車輛、飛機或船舶,也能讓5G網路推進至偏遠或邊陲地區,提升地面網路性能,除低軌衛星本體已朝向輕量化發展,低軌衛星終端設備亦趨於小型化、平價化,未來低軌衛星通訊系統與5G地面通訊系統整合已是大勢所趨,相關應用也將快速普及,如超高速網路連接、智慧工廠、自駕車、機器人、混合實境或專用網路應用,皆能透過不同通訊系統間的轉換、漫遊來實現。
然而太空競賽畢竟是一場耗時、耗資的殘酷競賽,各國飽受COVID-19疫情肆虐的情況下經濟萎靡,產業中的領導者OneWeb因投資計畫破局,而在2020年3月27日提出破產申請。隨著疫情升溫,投資人重新評估低軌衛星計畫的商機是否符合投資效益,對營運商的商業模式與獲利模式亦產生質疑,OneWeb此時宣布破產,對低軌衛星產業來說確實是一記重擊。儘管如此,產業界對SpaceX、亞馬遜和Telesat等3家營運商仍背負著相當的期待。
採垂直整合商業模式的SpaceX具自主研發火箭的能力與一箭多星的發射技術,單枚火箭可載運數十枚衛星進入太空、發射入軌,有助於組網效率提升,另在衛星大量生產的條件下,衛星製造成本降低,加上SpaceX具有火箭回收能力,造價甚高的火箭回收後可重複使用,大幅縮減整體製造成本。
亞馬遜Kuiper衛星發射計畫將由執行長Jeff Bezos創辦的Blue Origin執行,從火箭發射、衛星系統建置乃至雲端服務連接,亞馬遜採一條龍的方式完成部署,業界普遍認為Kuiper未來的商業模式非常具有彈性,加上亞馬遜來自擁有巨大的資源,都讓業界對其維持一定程度的信心。
加拿大老牌衛星通訊營運商Telesat也是較被看好的業者,以往Telesat的主要業務是透過同步軌道衛星(GEO)為通訊和廣播市場提供服務,挾過往部署經驗及龐大客戶基礎,Telesat在低軌衛星系統的建置與推展上有一定優勢,發展策略上,Telesat也為不同的應用市場開發接取設備及天線,顯見其對各垂直領域應用的掌握度相對更高。
自主火箭研發、回收到大量發射合作模式,專用工廠衛星製造如標準化、模組化設計與大量生產模式,是上述3家業者與OneWeb在系統布建上的最大差異,3家營運商對計畫執行的基礎能力掌握度高,尤其保有各自相關業務的經常性收入,也是風險分散的主因之一。
自全球第一個商用衛星行動通訊系統Inmarsat開始運作以來,20年間衛星通訊發展快速,以低軌衛星系統組網成為趨勢,衛星系統之於行動通訊應用服務,便以覆蓋全球為目標,希望更深入至遠洋海域、偏遠陸地與航空產業。從市場行銷角度來說,低軌衛星系統不可能全面取代現存的電信網路及同步軌道衛星系統,可行的商業模式仍須考慮如超高速數據傳輸,或其他關鍵任務型服務,才能夠與現有通訊系統的市場區隔。
2020年第一季COVID-19疫情爆發,三月起歐美國家確診人數直線上升,各國陸續採取嚴格的禁足措施,全球超過10億人口困於家中,視訊會議或線上教學及個人影音娛樂需求,讓網路系統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COVID-19之前,多數人對5G、衛星通訊標榜的網路容量無感,COVID-19之後,人類活動中各式遠距科技應用對網路的依賴程度說明了一切。
目前營運商對低軌衛星通訊系統及應用的期待,是將其視為行動寬頻網路的解決方案,儘管當前全球經濟不振、市場投資熱錢不在,但面向新的、下世代通訊系統發展,地空融合仍是主要趨勢,包含現行5G行動通訊系統與衛星網路結合,以衛星網路覆蓋全球,地面通訊系統搭載高速光纖、大規模陣列天線甚至是奈米天線等,直接達成跨越海陸空限制的萬物聯網境界。未來,無線和行動終端的網路傳輸速度目標將達到11Gbps,若說太空承載了人類的夢想,那麼低軌衛星通訊系統則為下世代網路開啟了全新的想像。
(本文刊登於2020/05/10 工商時報A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