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Disrupt SF 2018看新創趨勢-生態系變化與新創投資
軟體
瀏覽數:6007
發布日期:2018/12/09

矽谷為引領科技發展之重鎮,不僅全球市值前五大企業中有三家發源於此(蘋果、ALPHABET、臉書),更是許多新創獨角獸如UBER、AIRBNB、INSTACART等的孕育之地,長期以來匯聚大量優質的創新創業資源,包含資本、人才、投資者、業師、規模化經驗等,使得矽谷成為各國推動新創產業的學習範本。

然而,經濟發展不斷帶來環境負面影響、大企業排擠效應等,使矽谷生態圈的領導性地位日漸堪憂。今年以來,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陸續以專題報導提出示警,亦是本次DISRUPT SF 2018重要討論議題。

矽谷身為全球科技重鎮,發展至今歷經四波創新浪潮,每一波皆引領產業進一步發展。第一波浪潮是國防科技,奠定半導體科技的發展基礎,代表企業如惠普,第二波是1960年代的半導體產業,代表業者包含英特爾與AMD,第三波為個人電腦,代表業者如蘋果、甲骨文、思科等,第四波則為近代1990∼2000年起發展的網路科技產業,領導廠商如GOOGLE、臉書、網飛等。

回顧矽谷發展史,近期一波創新高峰是智慧型手機與社群網絡出現後的網路創新,如UBER與AIRBNB,然而,行動與社群產業發展至今也已超過十年,矽谷的下一波科技創新浪潮還不明朗,本次與會的矽谷創投如SOUND VENTURE、中經合等,新創企業如LINGOCHAMP等,皆不約而同表達相同憂慮。

而回顧全球產業發展,第一波浪潮的產業領導業者如戴爾、微軟、電信業者SPRINT等,主要以美國為主,發展地域呈區域性分布,主要產業為PC與網路服務,第二波網路產業的領導業者如蘋果、GOOGLE、臉書仍以美國為主,但發展地區高度集中在矽谷,使矽谷成為網路產業的關鍵樞紐,主要產業為網路及行動APP服務。

現今全球產業已進入第三波創新浪潮,可以發現領導業者不再完全以美國(矽谷)為核心,未來的新創樞紐將同時朝區域性(美國各州)與全球化發展,如中國、東南亞等。

此外,在產業領域上,第三波浪潮除了消費性網路服務如電商、社群媒體之外,將會有更多垂直領域的新創產生,如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農業等,發展關鍵將從第二波浪潮的「取得關鍵多數(CRITICAL MASS)」逐漸轉變為「領域專長(DOMAIN EXPERTISE)」與「產業合作夥伴」。

過去新創公司多以矽谷為大本營,相關研發人力與資源皆集中在矽谷總部,然而隨著矽谷用人、營運成本越來越高,新創企業的營運型態可能會有所改變。未來矽谷的創新研發核心定位仍不會被取代,但組織規模會縮小,開始往全球其他地方搜尋適合的營運據點與研發人才。

在上述情況下,台灣科技人才豐沛,除了有機會吸引國外新創企業來台設立研發據點之外,科技人才亦有機會透過遠端工作的方式,參與國際企業發展。未來不論是產業推動、教育體系或是工作者自身皆應把握此一國際人才需求機會,接軌世界新創發展舞台。

過去幾年台灣網路新創的獲投情形,2015年起陸續有新創團隊獲得國際資金的挹注,如獲紅衫資本投資的PINKOI,獲得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中經合集團等投資的美味生活、獲INFINITY VENTURE投資的KKTV等。

展望未來,隨著創投業者不再只聚焦矽谷新創,投資目光開始變得更廣,向全球搜尋值得投資的新創標的,台灣新創應比以往更有機會接觸國際投資人,新創團隊除了在商務開發上應具國際視野外,亦應積極建立國際連結,讓自身納入國際投資者的投資雷達中。

以前述網路產業發展浪潮而言,台灣在第二波浪潮中的消費性網路服務中,因本地市場不大難以養成規模、跨國市場的經營難度又太高,因此台灣在第二波浪潮的電商、社群媒體,很少有能發展出具國際化經營規模的業者。

然而,第三波浪潮將朝垂直領域發展,比起第二波浪潮更講究垂直領域知識與產業基礎,台灣在許多產業上擁有深厚的根基,如電子代工製造產業、生物技術、紡織製鞋、精密機械等產業,若上述優勢產業能與新創業者激盪與合作,台灣或有機會能在第三波產業浪潮中,發展出一席之地。

(本文刊登於2018/12/09 工商時報 A9版)

關鍵字: 新創 ; 第三波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