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拉攏新創,競逐數位經濟戰場
軟體
瀏覽數:5197
發布日期:2018/08/26

近年來創新創業受到高度關注,支持新創成為各國政府與城市發展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科技軟體巨頭也積極啟動新創專案與加速器計畫,具體形式與內容主要可分為五種:新創資源權益、育成與加速器計畫、實體空間場域、商務營運支援與財務性投資。

在新創資源權益方面,亞馬遜於2011年推出AWS Activate,主要為新創公司提供低成本、易用型雲端基礎設施,針對剛起步的新創提供價值約1,000美元AWS積分及相關培訓,而針對加速器、創投等創育機構所培育的新創,則提供價值15,000~100,000美元AWS積分與相關培訓。

臉書於2014年推出FbStart計畫,主要針對行動App開發新創公司提供各式網路服務資源,包含臉書廣告抵用金、AWS積分、支付服務Stripe等。

在育成與加速器計畫方面,Google在2013年啟動Launchpad Accelerator計畫,針對AI、機器學習的新創,一梯3至6個月,提供Google總部培訓、矽谷業師指導與Google產品積分,另外2017年也宣布成立Launchpad Studio,現階段聚焦AI醫療領域,已招募7家醫療相關新創公司。

微軟在2018年將Accelerators計畫改為ScaleUp計畫,專注培育B2B服務的A輪新創公司,透過免費微軟積分、導師制度、市場進入活動、技術指導如基礎建設與Azure平台,加速新創事業成長,目前已招募12家團隊,主要以AI、VR、大數據分析為主。

在實體空間場域方面,臉書於2017年與法國創業基地Station F合作Startup Garage from Facebook,專注於協助資料驅動與AI新創公司,除了一對一臉書及領域業師指導等創業資源外,亦有實體工作空間供新創團隊進駐,另外2018年也在英國推出育成計畫LDN_LAB,主要目標數位內容創作者,提供共同工作空間、製作工作室等實體空間場域給新創團隊運用。微軟則為其MR產品HoloLens與可互動式超級大白板Surface Hub,設立實驗與開發場域Microsoft Reactors,當中包含MR剪輯工作室與MR學院,據點除了美國境內外,亦包含海外如倫敦、雪梨、特拉維夫、柏林、上海與北京等城市。

在商務營運支援方面,中國業者騰訊於2017年起,以WeStart為品牌連結海內外創業生態,當中騰訊創業服務平台集結各創業服務提供者,如工商註冊、財稅服務、人力資源等,為創業家提供一站式服務,創業家可依其需求選擇,並透過線上與服務商對接,最後驗收付款。亞馬遜則推出Amazon Lauchpad電商平台,專門銷售新創公司募資成功的產品,不僅新創公司可透過此平台接觸廣大賣家,亞馬遜亦可藉此挖掘新興熱門產品。

在財務投資方面,三星於2012年成立Samsung Global Innovation Center,2017年更名為Samsung Next,希望透過新創投資與互動,協助三星朝軟體與服務領域轉型,當中新創財務投資為重要之手段。Samsung Next規劃1.5億美元創投基金,主要目標AI、AR/VR、區塊鏈、數位醫療、邊際運算、IoT、行動化的創新服務,現投資家數約92家,而Samsung Next亦積極尋找併購標的,引進外部創新能量協助三星轉型,現併購標的包含智慧家庭SmartThings、智慧助理Viv等。

以上國際大廠新創相關計畫均有兩個特點:一、多數新創資源或加速器計畫皆不收費,或無佔股(Equity-free),如AWS Activate、Google Launchpad Accelerator、Startup Garage from Facebook等。

二、注重創業者與開發者的社群經營,如臉書主要目標為數位媒體內容、行為數據相關開發者社群,微軟則瞄準混合實境、B2B服務相關新創社群。

上述國際大廠背後策略思維並非投資報酬考量,而是培養潛在客戶。過去軟體大廠銷售模式為推式銷售,透過正規銷售管道將產品推銷給顧客,如今藉由新創加速器計畫,把新創業者拉進自家生態系開始培養使用習慣、建立轉換門檻,如Amazon AWS客戶包含許多新創獨角獸Airbnb、Instacart等,隨著新創規模的成長,提高軟體服務使用。此外,數位經濟時代著重生態系打造,新創業者對於軟體業者而言,不僅是解決方案或服務平台的使用者,亦是數位生態系的共創夥伴,透過眾多外部開發者的投入,有助於壯大生態系。

過去軟體大廠來台設點投資,主要是著眼台灣的基礎環境及科技人才,台灣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總數98%,在數位化與智慧化的趨勢下,企業正面臨升級轉型的挑戰,對於解決方案有龐大需求,同時近年台灣新創能量豐沛,無論是中小企業或新創團隊,對於軟體大廠而言皆具有市場吸引力,台灣可望在數位經濟中,扮演生態系重要客戶與夥伴。

此外,過去軟體企業多半是以「找客戶」的方式銷售產品服務,未來透過新創加速器「養客戶」、建立生態系、藉新創投資或併購引進外部轉型能量的方式,亦是台灣可借鏡之處。

(本文刊登於2018/08/26 工商時報 A9版)

關鍵字: 新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