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資源戰略高度打造「創水」新產業
產業趨勢前瞻
瀏覽數:3980
發布日期:2016/03/15

今年一月間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2016年全球風險報告》,從經濟、環境、社會、地緣政治和技術等面向,綜合評估出「氣候變遷的緩減與調適策略力道不足」為今年全球最具衝擊的風險;水資源危機則名列第三,並連續五年盤踞於全球前五大威脅中。不僅如此,2014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第五次評估報告(AR5),亦多次強調氣候暖化將影響全球降雨量。易言之,面對難以預測的未來,無論產業或民生,仍需仰賴安全且無虞的用水環境才得以達成永續發展,如何維持穩定的水資源供應量與供應能力,實為不言可喻的戰略課題。

對應我國的近況,臺灣甫從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間長達9個月的大旱中走出,旋即於2015年底進入多雨的冬季,全臺除東北部降雨量偏多外,高雄地區的降雨量亦達到新高。進一步參考經濟部水利署對各縣市所做的缺水風險評估研究,2031年臺灣本島將有過半縣市因受到氣候變遷衝擊而處於水資源供需不平衡的狀態,更進一步凸顯水資源開發與管理之重要性。

我國水資源供給受到雨水留存不易、集水區水質污染惡化,人口、產業分布使得用水壓力不均以及各級產業跨業支援不易等各項環境與人為因素挑戰,進而予人資源匱乏之感受。實際上,臺灣水資源開發稟賦極佳,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公里,海水資源豐沛,且年平均降雨量達2,500毫米,為全球平均之2.6倍,可排至全球第13名;然而,過去我國水資源開發受限於兩大限制,一為水價調整困難,導致技術投資誘因不足;其次為水庫新址難覓,興建水庫耗時,故推行節約用水措施為緩解旱象較佳選擇。以2015年大旱為例,在降雨預測不樂觀的條件下,各種限水行為雖可有效延緩缺水災情擴大,但對於達成穩定供水目標上仍屬於節流的作法,若缺水事件發生頻繁及強度增加,短期不利於民心安定,長期則可能衝擊產業發展環境,降低廠商投資意願。

因此,「新興水源」的開源將是我國未來對應水資源課題的重要解決方案。其中,我國海水淡化與廢污水處理再生等產業,已擁有一定程度的技術利基,值得各界共同評估後續擴大推廣的可行性:

海水淡化部分,我國本島海岸線綿延,擁有發展海水淡化的優質環境。同為水資源缺乏島國的新加坡,更將海淡水視為戰略物資,並積極投入海水淡化相關技術之導入與研發。我國海淡業者相較於國外廠商具有產水系統耗能低、建廠成本低與產業具有整合能力等技術優勢,但亦同時面對廠商及建廠實績規模小、國人對海淡水質信心度偏低,以及相關人力投入不足等經營課題。政府可評估藉由設置處理能力較大之海淡廠,一方面可緩解地區性缺水問題,另一方面則可透過海淡廠的運作,持續培植優質的系統營運廠商、人才與大系統實績,以促成我國海淡產業發展,進而尋求承包國外標案等輸出機會。

廢污水處理再生部分,2014年我國各類再生水使用總量每日約40.6萬噸,2015年5月,行政院通過「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訂定2031年每日再生水使用目標為132萬噸,為廢污水處理及再生水產業的發展帶來相當的誘因。我國再生水產業在技術能力上有極具國際競爭力的利基,主因為我國工業之業別、型態、廠商規模多元,促使我國廢污水處理產業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經驗,以及客製化水處理能力。可藉由持續媒合再生水的供需、導入大數據技術進行各類廢污水處理資料蒐集、建檔與分析,進一步拓展水處理技術及顧問服務市場。

氣候變異已成全球新常態,可預見未來國內外水資源供需波動可能更加劇烈。我國於海水淡化產業與再生水利用產業上,過去均已有相當的資源投入與基礎,惟建議後續政府與業界應共同思考工業及服務業之跨業整合模式、啟動更大規模的技術試點/系統布建,以期提升國內用水安全,並協助我國提高水處理相關產業國際競爭力,進而攫取氣候變遷大趨勢下的危機商機。

關鍵字: 水資源 ; 新興資源 ; 氣候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