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量子通訊與感測技術:小國瑞士的「領先之道」
  • 232
  • 出版日期
    04月30日, 2024
  • 作者
    NIKKEI ELECTRONICS
前言

在全球舉足輕重的瑞士,具有能與大國抗衡的前瞻技術與創新實力。瑞士政府將基礎研究視為難以仿效的競爭障礙,其政策成功吸引頂尖人才、促成新創蓬勃發展。在業界密切關注的量子通訊、感測和運算領域,瑞士領先全球至少10~20年,並已育成可商業化的產品與事業。本文實地參訪了3家量子技術領域的瑞士頂尖新創,了解其技術優勢、創立背景及政府協助措施。

目錄
    在全球舉足輕重的「小國」
    不提供企業研發經費補助
    為企業提供「交流與合作場所」
    扶植量子科技產業的支援體系
    Zurich Instruments:薪資由大學提供
    IDQ:以大學委託研究經費平衡收支
    Qnami:將量子感測器代工生產商業化
    附錄
圖目錄
    圖一、瑞士聯邦經濟教育與研究部(EAER)創新長Daniel Egloff
    圖二、瑞士政府為強化創新能力所付出的努力
    圖三、瑞士政府的技術發展策略框架
    圖四、各國政府在基礎研究方面的支出
    圖五、Zurich Instruments執行長Sadik Hafizovic及其儀器設備
    圖六、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的量子技術研究設備
    圖七、瑞士具有教育、認證和基金會等眾多新創支援體系
    圖八、ID Quantique(IDQ)執行長 Gregoire Ribordy
    圖九、IDQ的量子隨機數產生器(QRNG)晶片
    圖十、IDQ的量子金鑰分發(QKD)裝置
    圖十一、IDQ的奈米線單光子探測器
    圖十二、Qnami 技術長(CTO)暨創辦人Felipe Favaro
    圖十三、Qnami基於NV中心的感測器
    圖十四、Qnami內含NV中心的磁場測量裝置
    圖十五、Qnami使用NV中心磁場測量設備檢查MRAM
表目錄
推薦報告
  • 以上研究報告資料係經由MIC內部整理分析所得,並對外公告之研究成果, 由於產業倍速變動、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之因素,並不保證上述報告於未來仍維持正確與完整, 引用時請注意發佈日期,及立論之假設或當時情境,如有修正、調整之必要,MIC將於日後研究報告中說明。 敬請參考MIC網站公告之最新結果。
  • 著作權所有,非經本會書面同意,不得翻印或轉讓。
  • BACK
    評論此篇報告
    您的評論已送出
    我們會竭誠盡快地回覆您。
    分享此篇報告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
    登入
    正式會員第一次使用,請輸入會員編號/會員密碼/Email,系統會偵測第一次使用,註冊/認證之後,即可上線使用

    不是會員?

    邀請您申請免費試閱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