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量產下電動車全固態電池之競爭態勢
  • 32
  • 出版日期
    11月19日, 2025
  • 作者
    NIKKEI ELECTRONICS
前言

全固態電池以固體電解質取代電解液,具高安全、耐高低溫、快充與高能量密度潛力,被視為電動車下一代關鍵技術。包括日本豐田、出光興產、台灣輝能、美國QuantumScape、韓國SK On 及中國寧德時代、比亞迪等,正從試產走向目標2026~2028年量產,其中又以硫化物系材料最受青睞,但仍存在成本與量產良率問題。全固態電池能否改寫電動車版圖,取決於各陣營接下後續的技術落地與產能擴張。

目錄
    多家廠商投入電動車全固態電池
    台灣廠商打造「超級工廠」
    開發全球最高水準的固態電解質
    美國廠商將於2026年邁向量產
    以光燒結技術解決氧化物材料的課題
    中國全固態電池專業新創企業相繼崛起
    開拓市場的陣痛期才剛開始
    中國廠商鎖定硫化物材料
圖目錄
    圖一、輝能科技計畫興建超級工廠
    圖二、輝能科技開發出業界最高水準固態電解質「SF-Ceramion」
    圖三、QuantumScape推出全固態電池芯
    圖四、使用Solid Power全固態電池的BMW電動車「i7」用電池模組
    圖五、刊載SK on光燒結製程論文的期刊「ACS Energy Letters」之封面影像
    圖六、高能時代新能源科技的全固態電池芯
    圖七、小米的全固態電池電極製作專利
    圖八、出光興產生產的硫化鋰粉末
    圖九、出光興產即將導入的硫化物固態電解質試產設備示意圖
    圖十、全固體電池相關專利統計
    圖十一、將恩捷生產的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成膜製成的片材
    圖十二、高能時代生產的高純度硫化鋰
表目錄
    表一、投入全固態電池量產的主要廠商
    表二、生產電動車用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材料的主要材料廠商(依目前產能排序)
推薦報告
  • 以上研究報告資料係經由MIC內部整理分析所得,並對外公告之研究成果, 由於產業倍速變動、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之因素,並不保證上述報告於未來仍維持正確與完整, 引用時請注意發佈日期,及立論之假設或當時情境,如有修正、調整之必要,MIC將於日後研究報告中說明。 敬請參考MIC網站公告之最新結果。
  • 著作權所有,非經本會書面同意,不得翻印或轉讓。
  • BACK
    評論此篇報告
    您的評論已送出
    我們會竭誠盡快地回覆您。
    分享此篇報告
    Facebook
    Line
    Linkedin
    複製連結
    登入
    正式會員第一次使用,請輸入會員編號/會員密碼/Email,系統會偵測第一次使用,註冊/認證之後,即可上線使用

    不是會員?

    邀請您申請免費試閱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