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測技術和AI演算法的優化與整合,創造出許多聰明的新興人機介面,如:人臉/物件辨識、互動式語音、手部追蹤、眼球追蹤等,不僅讓人與電子裝置的互動更順暢、自然,也讓「智慧空間」成為可能。「充滿幸福感」的智慧商業空間,相當吸引人。但卻鮮少有人提到,這種層次的應用情境要成真,還有一大前提,就是「每個消費者/客戶都必須願意釋出一定程度的個人生活相關數據,當個人偏好、意圖,甚至未說出口的需求都被「看透透」,消費者都會覺得「好幸福」嗎?恐怕有待商榷。
不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