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國際焦點AI硬體新創研析
  • 178
  • 出版日期
    11月27日, 2024
  • 作者
前言

在全球AI硬體大廠與雲端大廠主導AI發展之態勢下,國際AI硬體新創紛紛從不同角度及缺口切入AI市場,從技術到產品開創新的發展格局與可能性。本文將從AI晶片、AI消費終端和AI邊緣硬體之角度,分析五間具代表性的國際AI硬體新創企業,及其與台灣業者競合關係,提供AI技術觀察與產品研發方向參考。

目錄
    2024年國際AI硬體新創業者概況
    AI晶片技術革新:企圖翻轉NVIDIA獨占局面
    AI消費終端產品:探索創新AI使用體驗
    AI邊緣運算硬體:聚焦垂直應用特化
    國際AI硬體新創產品與技術發展觀察
    結論
    附錄
圖目錄
    圖一、AI硬體新創聚焦晶片技術革新,在AI消費終端也有業者開拓新藍海
    圖二、SambaNova創新點主要在於可用較低的TCO訓練大語言模型
    圖三、SambaNova的RDU設計精神接近於FPGA
    圖四、Cerebras的AI晶片(左)與目前主流的GPU(右)尺寸比較
    圖五、Cerebras的晶圓級晶片與傳統GPU的規格比較
    圖六、Humane AI Pin裝置與微形雷射投影螢幕的使用情境示意圖
    圖七、Humane AI Pin在零組件上大幅依賴國內業者供應鏈
    圖八、Rabbit R1主要提供使用者以語音方式和LAM的AI代理人互動
    圖九、Hailo主要聚焦既有解決方案難兼顧邊緣AI算力與能耗的痛點
    圖十、Hailo主要客戶包括工業電腦、車載業者與伺服器業者
表目錄
    表一、國際關鍵AI硬體業者基本資料與研析原因
    表二、Humane AI Pin與Rabbit R1 主要規格差異比較
推薦報告
  • 以上研究報告資料係經由MIC內部整理分析所得,並對外公告之研究成果, 由於產業倍速變動、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之因素,並不保證上述報告於未來仍維持正確與完整, 引用時請注意發佈日期,及立論之假設或當時情境,如有修正、調整之必要,MIC將於日後研究報告中說明。 敬請參考MIC網站公告之最新結果。
  • 著作權所有,非經本會書面同意,不得翻印或轉讓。
  • BACK
    評論此篇報告
    您的評論已送出
    我們會竭誠盡快地回覆您。
    分享此篇報告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
    登入
    正式會員第一次使用,請輸入會員編號/會員密碼/Email,系統會偵測第一次使用,註冊/認證之後,即可上線使用

    不是會員?

    邀請您申請免費試閱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