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製造發展趨勢與創新應用案例分析
  • 1729
  • 出版日期
    01月24日, 2017
  • 作者
    蔡時郎
    ;
    資訊應用研究團隊
前言

自1712年工業革命以來,製造業逐步進展至生產線數位化乃至於網路化,物聯網技術在這波工業4.0的改革中,扮演關鍵角色。所謂第四次的工業革命,係以虛擬式的網際網路為核心,應用於實體工廠的融合系統,並以數據分析為基礎概念的前瞻性智慧製造。現今世界各國無不以自身的力量或結盟的方式,來推動智慧製造的願景。國際大廠紛紛透過物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能源管理等,投入智慧製造,驅使產能效益大幅提高。例如奇異(GE)建立數位化製造企業的作業系統,提供應用軟體交易平台;西門子(SIEMENS)在德國安貝格(Amberg)工廠,則是全球智慧工廠的表率;日本電裝(Denso)於2015年推動「高效工廠」的自動化和標準化。這些應用案例所運用的技術包括工廠機電系統之遙控管理、工廠網路抗衰減技術開發、生產線無人管理智慧平台、感測器結合大數據偵錯、機器人學習、虛擬實境等。鑒於國際廠商在智慧製造之進場,我國須定義適合的產線規模,在供應鏈能夠充分發揮的力量下,規劃出具前瞻性的商業模式,並聚焦在軟體的發展。而在軟體發展上,可先整合基礎環境,建立工廠數位平台,與自動化設計結合;硬體方面,優化製程,並次第加入全方位整合的自動化設計,建立製程模組化;同時,應培養能熟練運用數位技術的人才,方能提升我國整體製造業的競爭力,達成智慧製造的目標。

目錄
    智慧製造整體發展概況
    智慧製造應用領域領導廠商動態
    智慧製造發展趨勢
    附錄
表目錄
    表一、四次工業革命的起源和意義
    表二、奇異實現「數位化製造企業」的具體作為
    表三、富士通利用物聯網開發新一代製造技術和服務之目標項目
    表四、智慧製造應用案例
推薦報告
  • 以上研究報告資料係經由MIC內部整理分析所得,並對外公告之研究成果, 由於產業倍速變動、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之因素,並不保證上述報告於未來仍維持正確與完整, 引用時請注意發佈日期,及立論之假設或當時情境,如有修正、調整之必要,MIC將於日後研究報告中說明。 敬請參考MIC網站公告之最新結果。
  • 著作權所有,非經本會書面同意,不得翻印或轉讓。
  • BACK
    評論此篇報告
    您的評論已送出
    我們會竭誠盡快地回覆您。
    額度已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