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全球資訊硬體市場個論,將從主要臺灣資訊硬體產品(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伺服器、主機板)之重要出貨市場(北美、西歐、日本、亞洲及其他區域)之變化消長,以及該主要市場之市場規模(台數)為分析單位,進行研究分析。
一、全球桌上型電腦市場分析
2024年全球桌機市場出貨數量為66,573千台,相較於2023年衰退2%,全球桌機市場規模則約336.3億美元。儘管全球通貨膨脹趨緩,民生物價高漲持續影響全球桌機市場出貨量。產品類別部分,商用桌機比重持續提升,已達近七成,是牽動桌機出貨之關鍵。然2024年企業對Win10即將終止服務的換機動作疲弱,原本品牌業者期盼企業換機春燕到來,又要再延後一個年頭。新品趨勢來看,2024年AI PC議題如火如荼的展開,相對於AI筆電討論熱絡,桌機部分則尚未從AI議題中受惠,市場需求仍以商用及電競市場為主。
區域市場銷售部分,不同區域市場的出貨消長,成為影響2024年桌機出貨量衰退的主因之一。從各區域桌機出貨變化來看,歐美市場出貨量略有回溫,亞洲市場則整體呈現衰退,主要是受到中國市場衰退影響,因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桌機市場,受到美中科技戰加劇、國際投資撤出及供應鏈移出中國等因素,打擊中國內需市場。中國桌機市場需求急凍,受影響最大者又以中系品牌為甚,及中國出貨比重較高的臺系品牌。
2024上半年桌機市場,品牌客戶面臨比2023年更困難的市場挑戰,在整體市場消費未見回溫情況下,調整產品布局鞏固營收,及降低營運成本是核心要務。除了固守美國市場外,另一個核心市場中國,桌機產品價格競爭更為激烈,美系品牌客戶一改往年只推出當年度處理器產品之作法,以舊款處理器包裝新機殼,拚價格鞏固中國市場比重,其他品牌客戶則積極接觸價格更實惠的生產製造夥伴,提升自家桌機在市場的價格競爭力。第一季品牌大廠受到價格更為低廉的Tier 2、Tier3小廠產品夾擊,導致五大核心品牌市場比重略為下滑。
2024下半年,儘管美國通膨議題緩解,但中國經濟持續衰退,影響品牌大廠拉貨意願。目前市場上使用微軟Win10作業系統仍占七成,原先預期下半年全球桌機換機潮將開始啟動,以因應2025年微軟停止支援Win10,然而在市場景氣疲弱下,企業採購主要仍以例行換機需求為主,導致下半年市場需求不如原先預期來的多。
第四季各家桌機新品發布上市,除Intel、AMD推出新一代CPU展開效能、價格比拚外,在遊戲與生產力效能上皆有提升。Apple推出的桌機新品也引發市場關注,新款iMac配備M4晶片,機身改以多巴胺明亮色系呈現,大膽色系展現流行風格,吸引年輕創作族群,Mac Mini也同步升級,更強的運算效能、史上最迷你的機身及實惠價格,使其成為高CP值Mac入門產品。然而在11月川普第二度當選美國總統後,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影響增加,使企業投資呈現觀望,進一步抑制市場消費擴張。
圖3-1 2020-2024年全球桌上型電腦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2024年北美桌上型電腦市場規模約14,113千台,年成長5.6%。北美地區主要市場為美國,2024年美國通膨漲勢降溫,其桌機市場2024年呈現緩步復甦,成長得益於品牌降低價格大打促銷以及企業端的需求略有回溫。從品牌來看,美國市場與全球格局略有差異,Dell和HP長期占據市場排名前兩名,並以商用桌機占大宗,聯想在美國市場排名第三,商用機為市場大宗,主要來自於政府及教育部門採購;家用則在電競桌機與專業用途桌機,以及Apple桌機產品如iMac、Mac mini有較深的需求,尤其美國占Apple桌機出貨比例達50%。
圖3-2 2020-2024年北美桌上型電腦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西歐地區2024年桌上型電腦市場規模約6,724千台,年成長8.2%。歐洲是與美國並列的重要成熟市場。儘管烏俄戰爭僵持不下,但市場對戰爭影響多年下來已麻痺,2024年歐洲桌機需求走勢與北美相似,受惠於西歐換機需求相對明顯,年成長率表現更好,西歐企業對資安防護意識較高,IT採購相對積極,而繼續使用即將終止支援的Windows 10,將對企業產生資安漏洞風險,因此西歐企業已陸續啟動Windows 10升級至Windows 11採購。
圖3-3 2020-2024年西歐桌上型電腦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日本PC市場在2024年桌上型電腦整體出貨規模約1,797千台,年成長6%。日本桌機市場成長原因與西歐十分雷同,這兩個區域同屬企業定期換機。2024年上半年日本桌機市場需求仍然疲弱,但自下半年開始企業開啟換機購買潮,帶起日本桌機出貨動能。
圖3-4 2020-2024年日本桌上型電腦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亞洲市場包含中國、韓國、東南亞與南亞等地,亞洲新興市場是桌機最大宗出貨地區。2024年亞洲桌上型電腦市場規模達29,159千台,年減2.7%,其中,印度市場成長最為顯著,而中國則持續陷於經濟衰退影響。儘管如此,中國仍占亞洲桌機出貨量的近半數。
2024年中國經濟相較2023年略有回溫,但面臨外資撤離、房價止跌未升等總體經濟壓力。即便如此,2024下半年在兩大因素帶動下,桌機市場跌幅獲得緩解,一是如3A遊戲大作《黑神話:悟空》全球熱賣,推升中高階遊戲桌機銷量;二是年底政府推動「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激勵個人消費者換機需求。
印度市場則維持2023以來的成長趨勢,其內需市場規模持續成長,已成為PC品牌商兵家必爭之地。印度桌機市場成長主要受到商業需求、政府採購增加帶動。但「Make in India」政策鼓勵品牌商在印度設立生產線,降低進口依賴,品牌商採取與當地代工業者合作,或利用既有工廠供應本地市場需求。
圖3-5 2020-2024年亞洲桌上型電腦市場規模
備註:統計範圍不包括日本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其他地區市場包含拉丁美洲、中東等地區,為發展中新興市場,2024年桌上型電腦市場規模約14,779千台,年衰退11.4%。中東受到油價波動、加薩走廊地緣政治緊張以及全球經濟放緩等因素,影響消費電子採購需求。雖然拉丁美洲總體經濟略有回溫,但整體通貨膨脹依舊嚴重,影響桌機採購。
圖3-6 2020-2024年其他地區桌上型電腦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二、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分析
面對全球經濟景氣低迷,2024年全球筆電市場終結負成長展現回溫面貌。2024上半年北美教育市場受惠於標案需求強勁,同時品牌廠庫存去化走向穩定,需求端開始出現通路庫存回補,筆電市場需求部分回溫;中國市場持續受到房市與消費疲軟等影響,庫存居高不下,需求動能不振。此外,因品牌廠預判面板、記憶體與處理器等零組件下半年將漲價,以及中東戰事持續影響紅海貨運,船運供不應求,致使品牌廠持續拉貨為下半年提前鋪貨,使得上半年呈現淡季不淡表現。
2024下半年歐洲與美國相繼進入降息週期,然而北美與歐洲市場通膨仍持續黏著,下降速度趨緩,各市場別狀況不一,市場需求仍未全面復甦,預期2024年發酵的企業換機潮也未顯現,雖有品牌商推出一系列AI PC新品,短暫刺激消費市場,但因其高價位與缺乏成熟的軟體應用配套,形成高討論熱度但低購買需求的狀況。
不過下半年適逢折扣季,仍有一般消費機種的需求出現,輔以第二波教育市場動能拉抬。其中8月橫空出世的《黑神話:悟空》3A遊戲大作,亦帶動中國的電競筆電市場需求,促進消費市場出貨成長。2024下半年市場規模仍優於上半年,上下半年市場規模比重呈現48%:52%。2024年整體筆電市場規模為172,356千台,年成長達2.1%,2024年全球筆電產值約達82,189百萬美元。
圖3-7 2020-2024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儘管全球經濟成長前景在2024年呈現好轉跡象,從區域經濟發展來看,美國2024年全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2.8%。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自下半年開始,先於9月中宣布降息兩碼,接著11月初宣布降息一碼,12月中再度降息一碼,基準利率降為4.25%至4.50%區間,然而通膨仍高於2%目標,反映通膨情況持續膠著。
受此經濟環境影響,企業資本支出趨向保守,裁員潮亦持續發生,使得商用筆電換機需求低於預期;消費市場雖迎來各品牌AI PC新機種推出,不過主要消費成長還是來自於中低階消費機種及電競機種;至於教育市場則受惠於美國政府教育標案在6月跟10月兩次的補貼政策,成為整體出貨成長的首要因素。2024年北美筆電市場規模年成長2.3%,達54,292千台,相較其他兩大區域市場出貨表現優異。
至於品牌廠在北美市場的表現,HP、Dell及Apple三大美系品牌廠商仍為北美地區主要出貨品牌。其中,HP與Dell受惠於北美市場標案需求.上半年市占率成長顯著,Apple則因M3 MacBook出貨表現平平而相對平淡,不過三家美系品牌廠在北美市場的比重仍達66%。至於臺廠ASUS和Acer在北美地區的銷售策略並無太大變化,市場排名近年亦維持在第五、六名的位置。
圖3-8 2020-2024年北美筆記型電腦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歐洲中央銀行自2024年6月初啟動降息循環,總計降息四碼,通膨率從2023年6.4%逐漸降至2.6%,顯示因能源價格驅動的高通膨率有緩解跡象,不過前三大經濟體拉抬成長有限,2024年整體歐洲GDP成長約0.9%,經濟開始呈現些微成長,但在全球貿易緊張、俄烏戰爭持續以及歐盟保護主義挑戰下,仍處於動能不足的狀態。
2024年整體歐洲投資不振,企業在IT支出更為保守,整體商用市場需求疲弱,企業換機潮並未湧現,同時間受到經濟影響連帶造成消費市場需求下降,整體出貨主要在教育市場與政府標案需求帶領,致使整體歐洲筆電出貨衰退。2024年西歐筆電市場規模為32,748千台,年衰退2.8%。
洞察西歐市場各品牌廠銷售情況,西歐地區的主要以HP與Lenovo占超過五成比重,接續為Dell與Apple,兩者各占據超過一成的市場,至於臺廠部分,Acer憑藉教育筆電優勢占高個位數市場比重,而ASUS則呈現下滑狀態,但仍保持中高個位數市場比重。
圖3-9 2020-2024年西歐筆記型電腦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亞太地區的日本相較之下則迎來較高幅度的成長,據日本內閣府指出,2024年日本GDP僅成長0.1%,相較2023年呈現下滑,經濟成長放緩。受到日幣貶值影響,原物料進口成本增加,企業利潤受到影響,亦促使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此外,日本於2024年3月宣布結束負利率政策,基準利率從-0.1%調整至0%-0.1%,同年7月再次升息上調至0.25%,致使整體內需市場動能降低。
不過,因日本教育專案「GIGA School」與政府標案迎來換機需求,以及企業換機潮湧現,2024年日本筆電出貨呈現較高幅度的正成長;反觀消費市場,受到日圓貶值與升息政策影響,內需市場持續疲弱,消費市場需求大幅減弱。2024年日本筆電市場年成長15.7%,出貨規模為9,480千台,仍比不少區域市場表現來更為優異。
2024年日本筆記型電腦市場維持穩定,本土品牌如日本電氣(NEC)與富士通(Fujitsu)持續擁有一定市占率。兩家日系品牌憑藉長年深耕在地市場的經驗,強調日本製造的產品品質與耐用性優勢,加上完善的在地售後服務體系,獲得日本消費者高度信任,並在企業與公部門採購上具備一定競爭力。在外資品牌方面,Lenovo透過與NEC的合資公司強化本地經營,2024年持續為日本市場最大非本土品牌,其後依序為HP與Dell,主要布局中大型企業與教育單位。臺灣品牌部分,ASUS聚焦高階電競筆電產品,成功吸引日本年輕族群,並於2024年推出多款搭載高效NPU處理器的AI PC,帶動市占穩定成長;Acer則持續鎖定GIGA School教育採購計畫,Chromebook產品表現亮眼,在公立學校與地方教育單位維持良好出貨動能。
圖3-10 2020-2024年日本筆記型電腦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除日本外,亞洲市場包含中國、韓國、東南亞與南亞等國家,2024年筆電市場規模年衰退7.9%,達約45,847千台,主要衰退原因與中國面臨對外需求低弱與國內內需市場低迷有關,使出貨表現持續下降。
2024年中國市場面臨內部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跌所引發的信任危機,致使消費降級,整體內需市場疲弱。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年增率為3.5%,相較2023年的7.2%降低3.7%。
對外則刺激製造出口,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之工業增加值年增率達5.7%,高於2023年的4.6%。然而受到通膨黏著影響,外需市場仍未回暖,對於中國製造業產品需求下降,形成內需疲軟,外需不振的產能過剩狀態,並持續面臨美中貿易戰潛在影響。
儘管2024年中國GDP成長率達5%,相較2023年僅減少0.2%,然而整體中國筆電市場規模卻持續縮小將近一成,主要來自於商用、教育市場與政府標案需求減少,消費端則在中國國務院2024年3月推出之《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政策刺激,以及同年8月中國《黑神話:悟空》推出刺激電競需求,使消費市場出貨略為成長,其中因美系品牌廠自2023年相繼宣布將部分產能移出中國生產,使得部分消費者抵制美系品牌筆電,間接也促使中國自有品牌如聯想、華為、小米等受惠,使當地品牌廠擁有更多銷售利基。
至於東南亞市場方面,則隨著新興市場崛起成為日益重要的區域,例如隨著中國製造業逐漸趨向萎縮,印度政府有意取代其角色,自2020推出製造業激勵計畫(PLI),期望2025年將製造業經濟表現比重拉升至25%,在計畫機制下也促使當前美系品牌HP、Dell、中系品牌聯想以及臺系品牌ASUS、Acer等均布局印度製造,並多委由當地EMS的生產模式進行。此外,東南亞各國筆電使用也逐漸普及,其中電競筆電隨著電競生態圈影響力持續擴散,使其消費力道逐漸增長,包含臺灣筆電品牌Acer、ASUS、MSI均有不錯表現。隨著2024年通膨壓力趨緩,使東南亞市場表現相較其他區域市場更為優異。
圖3-11 2020-2024年亞洲筆記型電腦市場規模
備註:統計範圍不包括日本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在其他市場方面,則包含中南美洲、中東、非洲等地區。相較於主要經濟體較疲弱狀況,其他市場反而呈現雙位數的出貨成長。中東地區因應數位轉型、混合辦公興起與Z世代進入職場,帶動對AI輔助辦公裝置,像是會議紀錄、自動圖文生成工具的新形態需求。企業與政府單位亦積極投資AI應用基礎建設,使得AI PC在區域市場表現中受到看好。此外,中東消費者對高性能、創新型產品的偏好亦加速電競筆電的銷售成長,而臺系品牌ASUS、MSI等品牌近年也持續深耕積極搶占市場。至於中南美洲市場在筆電需求多著重在教育市場,為入門型筆電創造穩定需求,同時因應電競熱潮亦促進ASUS、MSI等主打電競的品牌擁有更好的銷售機會。而非洲市場雖然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但在數位教育的需求發展下,其筆電市場成長潛力仍舊無法忽視。2024年中南美洲、中東地區等其他區域的筆電市場規模達29,990千台,年成長24.3%,相較其他地區呈現高強度成長。
圖3-12 2020-2024年其他地區筆記型電腦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三、全球伺服器市場分析
全球伺服器市場規模在2024年為13,569千台,年成長5.7%。AI伺服器需求持續帶動2024年全球伺服器市場,驅動全球伺服器市場包含雲端服務商、GPU運算提供商及伺服器品牌商三大重要角色。雲端服務商與GPU運算提供商除自身使用外,採購AI伺服器提供AI算力租賃需求,藉此來滿足全球生成式AI蓬勃發展,也帶動全球伺服器產值由2023年579.3億美元,提升至2024年685億美元,成長18.2%。
在雲端服務商資料中心動態方面,2024年雲端服務商持續擴增日本、東南亞、南亞資料中心,並且增加對AI伺服器、基礎設施資本支出比重,在自研晶片、客製化伺服器採購數量提升。生成式AI與LLM成為雲端服務商的投資重點,2024年將大部分的資本支出投資在建設AI資料中心、AI超級電腦,藉此訓練新的模型提供新的服務。
與此同時,企業端AI伺服器需求增加,促使伺服器品牌商2024年積極布局AI伺服器產品,且一般伺服器採購率微幅回溫,使得伺服器品牌商於2024年出貨出現明顯回溫;GPU運算提供商則在全球持續建造AI資料中心,除了CoreWeave、Lambda等大型業者之外,各國本地GPU運算提供商數量增多,因此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比重由2023年的13.1%,增加至2024年的22.9%。
圖3-13 2020-2024年全球伺服器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從區域市場發展來觀察,2024年北美伺服器市場比重為48.1%,市場規模為6,527千台,為全球最大的市場,年成長7.4%。2024年美系雲端服務商採購AI伺服器以興建AI資料中心,或打造可以更迅速訓練LLM的AI超級電腦。美系雲端服務商包含Amazon、Microsoft、Google、Meta均開始發展LLM,並且將AI算力搭配應用,以雲端服務的方式提供給客戶。
美系伺服器品牌商如Dell、HPE、Supermicro,在歷經2023年企業一般伺服器市場低迷之後,於2024年受到生成式AI的帶動出現明顯回溫。美系品牌商積極布局AI伺服器,並透過搭配機櫃、液冷散熱等解決方案,協助客戶部署。Dell、HPE更是深化與美國科研機構在AI超級電腦方面的合作,協助國家實驗室部署美國當地的超級電腦。
圖3-14 2020-2024年北美伺服器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2024年西歐的市場規模達1,903千台,年成長3.4%。歐洲雲端服務商與企業意識到AI算力與服務多由美系與中系廠商所提供,開始積極發展自有的LLM並採購AI伺服器來部署本土AI算力,因此在2024年伺服器市場整體採購增加。
歐洲十分關注淨零碳排、電力使用與發展歐洲本土算力的議題,因此對資料中心建置有較嚴格的規定。歐洲品牌商如Atos配合歐盟當地需求發展伺服器產品,並和臺灣廠商合作進行代工製造。在超級電腦方面,歐盟同樣持續布局並推出跨越多個國家的高效能運算計畫。除此之外,為配合歐盟主權雲(Sovereign Cloud)需求,當地出現如Genesis Cloud、TAIGA Cloud等GPU運算提供商,提供搭載高階GPU H100、H200的AI算力出租,促使當地的AI伺服器採購需求提升。
圖3-15 2020-2024年西歐伺服器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2024年日本伺服器市場規模達544千台,年成長1.5%。日本擁有Fujitsu、NEC、Hitachi等伺服器品牌商,主要提供日本當地伺服器產品,2024年日本企業對AI伺服器的採購明顯增加。以日本大型企業軟銀(SoftBank)為例,持續採購NVIDIA高階GPU,2023年即投資200億日圓(約1.34億美元)建置AI資料中心,2024年宣布採購DGX B200伺服器,成為全球最早導入的企業之一。
而日本經產省也推動《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希望確保雲端運算的穩定性,並改善對外國供應商高度依賴、供應中斷風險,因此有系統性的補助當地雲端服務商建造資料中心。日本同時為雲端服務商於亞洲提供雲端服務的重要地點,因此同樣增加對當地資料中心的投資。
圖3-16 2020-2024年日本伺服器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除了日本之外,亞洲市場包含中國、東南亞與南亞等,2024年的市場規模達3,739千台,年增5.5%。在中國方面,美國政府於2024年祭出更嚴格的晶片管制政策,限制包含NVIDIA H100、NVIDIA H200、AMD MI300等高階GPU進口到中國境內,使當地的高階伺服器出貨受到嚴重影響。此外,美系品牌商因資安疑慮持續撤出中國市場,中國推行國產化政策,使中系品牌商的市占率開始增加。
美系雲端服務商持續擴增東南亞的資料中心,當中包含Amazon於馬來西亞的雲端服務區域(region)在2024年上線,Amazon、Google、Microsoft在泰國進行資料中心投資超過85億美金,皆使當地的伺服器市場需求不斷提升。
圖3-17 2020-2024年亞洲伺服器市場規模
備註:統計範圍不包括日本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其他地區伺服器市場規模為855千台,年成長2.7%。在全球皆積極興建資料中心趨勢下,中南美洲與非洲也開始出現當地的雲端服務商與AI算力提供商。以非洲的資料中心託管商為例,Africa Data Centres為非洲前幾大的資料中心託管商,橫跨6個國家建造資料中心;Teraco在南非擁有7座資料中心,皆為當地對AI算力的需求所催生而出的基礎建設廠商。
圖3-18 2020-2024年其他地區伺服器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四、全球主機板市場分析
2024年全球主機板市場規模約78,223千片,年成長3.7%,2024年全球主機板產值則為4,285百萬美元。2024年全球總體經濟略為回溫,拉升整體出貨成長之動力來自於純主機板的出貨量,至於系統層級產品需求,如搭載於品牌廠商桌機系統的主板出貨量,則微幅衰退。純主機板的出貨量成長主因是零售端DIY用戶在高階應用上之需求增加。
2024下半年是主機板市場近年的轉折點,第三季有3A遊戲《黑神話:悟空》帶動中國市場一波DIY玩家升級電競桌機,第四季陸續有Intel及AMD新一代桌機處理器上市,進一步拉抬主機板需求。2024年主機板市場在電競3A大作刺激、主板新品上市等因素下價量齊揚,一掃疫情以來的低迷市況。
圖3-19 2020-2024年全球主機板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2024年北美主機板市場出貨規模約15,080千片,年成長6.7%。北美市場主要以美國為大宗,2024年北美經濟回溫,桌機銷售也有5.6%的成長。系統層級主機板出貨受到部分企業換機潮以及Apple新款iMac、Mac Mini推出推升系統主機板需求。純主機板部分則在電競市場帶動下,在美國有較佳市場,吸引主機板品牌商深耕美國電競市場,適用於AI運算的高階主機板也是重要新品。
圖3-20 2020-2024年北美主機板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西歐主機板市場出貨規模在2024年約8,292千片,年成長5.4%。最大的成長動力來自於系統層級主機板的企業換機潮,西歐企業對於資安較重視,因此在2025年Windows10終止服務前,已經湧現換機需求。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家擁有活躍的PC DIY社群,隨著西歐逐漸從前兩年因俄烏戰爭帶來的經濟影響與電價攀升而抑制的消費解放,遊戲玩家也開始電競桌機更新潮,進而帶動主機板購買需求。
圖3-21 2020-2024年西歐主機板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2024年日本主機板市場出貨規模約1,408千片,年成長9.6%。日本企業在2024下半年啟動了升級Win11換機潮,加上「GIGA School構想」(為全國中小學生配置個人電腦設備)及之前疫情居家導入的PC產品進入換機期,換機需求顯現帶動系統層級主板需求;純主板部分,日本的桌機主機板市場規模較小,使用者以採購品牌桌機為主,PC DIY相對小眾,也因為市場規模有限,零售主機板價格相對較高。
圖3-22 2020-2024年日本主機板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2024年亞太地區主機板市場規模約41,928千片,年成長2.6%,整個亞太區域,以東南亞及印度兩個新興經濟成長地區表現最好,但整體數據受到中國負成長影響拉低成長率。中國為亞太地區最大市場,2022-2023年中國市場受到經濟衰退影響,受到企業與個人消費緊縮等因素衝擊,中國主機板市場出貨嚴重下滑,但到了2024年經濟衰退狀況趨於平緩,在國家推出消費補助帶動下推升市場需求,尤其在下半年中國3A遊戲大作《黑神話:悟空》全球爆紅帶動下,吸引更多中國玩家投入,並創造一波電競PC升級潮,不光是品牌電競桌機熱賣,純主板需求也有所提升。
其他亞太市場的表現,尤其是印度及東南亞市場,受惠於經濟發展與數位轉型需求,印度市場品牌系統產品需求有顯著成長。印度是全球PC成長最高的區域市場,印度政府推動「數位印度」計畫促進資訊基礎設施的建設,增加了對電腦硬體的需求。在市場快速成長加上「Make in India」政策鼓勵本地製造業發展,吸引主機板品牌大廠到印度投資與本地業者合作產線,瞄準未來印度市場商機。而隨著電子競技活動的風行,也讓東南亞及印度的電競市場有顯著的成長。隨著電競在東南亞的普及,建立更多的專業電競場館和培訓中心,同時也帶動東南亞網咖市場,品牌大廠微星與中國網咖品牌網魚電競、及NVIDIA等企業合作,進軍新加坡電競網咖市場。
圖3-23 2020-2024年亞洲主機板市場規模
備註:統計範圍不包括日本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
觀察2024年其他新興市場的銷售表現,如南美洲、中東、東歐等地區,主機板市場規模約11,577千片,年成長2.2%。主因為全球經濟略為復甦,南美洲與中東通貨膨脹趨緩,企業換機需求恢復,帶動主機板市場的成長。
圖3-24 2020-2024年其他地區主機板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研究團隊,202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