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科技大國博弈趨勢下產業思維
資通訊科技
瀏覽數:1078
發布日期:2024/03/08
世界經濟格局正在重塑。其中全球產業鏈的重塑最受關注,產業鏈重塑背後是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的變化,而貿易和投資秩序變化的背後是各國科技實力競爭與合作。
 
美國自川普政府啟動美中科技產業博弈新局,拜登政府則延續並加大範圍與方式,美國兩位總統對中國大陸的科技政策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相同的是都是為「維持美國與中國大陸科技技術差距優勢」,只是拜登政策框架有著三大特徵:一,擴大美國自身關鍵科技/製造的補貼與援助政策;二,以「小院高牆(Small yard, High fence)」政策,強調精準打擊特定產業/特定技術;三,借助盟友和多邊協議的圍堵政策。近期美中關係恢復對話,但科技競爭博弈仍存在,預測未來將朝三個方向,將影響全球科技產業發展。
 
科技博弈三方向推演
 
一、美中兩科技體系將持續平行。地緣政治對抗使國家安全概念凌駕於經濟利益之上,「供應鏈安全與數據安全」成為大國競爭焦點,國家的合作意願降低、多邊治理機制將漸勢弱、多邊合作難度加大。在美國鼓動下,以意識形態安全風險為由,歐美日國家針對大陸的遏制和圍堵將持續蔓延。對於全球資通訊技術創新、數位經濟發展以及網路空間和平穩定,增加更多動盪和不確定的影響。
 
二,美中博弈將圍繞新興技術的國際規則、國際話語權。國際規則、國際話語權等同於技術標準,當一項技術成為國際標準後,對企業或國家將形成有利的技術壁壘,甚至形成技術霸權。歐盟2022年發布《歐盟標準化戰略》、美國2020年發布最新版《美國標準戰略》、日本2014年頒發《標準化官民戰略》、大陸2021年發布《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美國和大陸將更積極尋求在三大國際標準組織(ISO、IEC、ITU)的參與度和影響力,然當前關鍵職位秘書處和主席職位,能決定成員參與和分配標準化資源能力,美國在此兩項職位數量都優於大陸。因此大陸試圖繞過美國,推展科技領域與國際多邊合作,尤其加強與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在科技領域的雙邊交流與合作。
 
三,美中科技競爭將蔓延至數據、網路世界,形成國力新競爭時代。網際網路企業和社交媒體平台崛起,分享原本屬於政府的部分權力。無論是因資通訊技術或地緣政治等考量,網路空間碎片化已成為必然,將引起大國對網路世界話語權的爭奪。誰能有效融合各領域的國力,並將其投射在網路世界,就能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競爭中獲勝。近年來法國、美國、俄羅斯和荷蘭都提出適用於網路世界的國際法立法指引,美國等27國也發布《關於推進網路空間中負責任國家行為的聯合聲明》,大國圍繞網路世界、數據規範制定話語權的競爭將更激烈。
 
在大國博弈情境下,「企業如何合規」就成為生存之道。近年來企業加強自身的合規管理能力,從企業內部合規基礎建設開始,做到「流程資訊化、資訊數據化、數據智慧化、智慧綜效化」等面向。然美中兩大國博弈,很多問題不完全來自於企業本身的合規能力,而是來自於供應鏈合規風險。
 
供應鏈、價值鏈廠商間本來就是生命共同體,現在更是風險共同體,供應鏈的合規會促進產品、經營的合規,進而實現企業合規。隨著企業布局多個國家,供應鏈鏈結的企業會愈來愈多、愈來愈長,如何有效識別鏈結廠商的合規風險,可注意相關的一些作為與心法。
 
首先,要求鏈結廠商預防性演練供應鏈中斷情境之下,其應急壓力測試,抑或協助優化鏈結廠商流程,增加在不確定環境下的韌性,產業中任何企業都無法改變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但可改變企業與鏈結廠商的經營管理模式,調整供應鏈管理策略。
 
其次,全球規則和秩序面臨重建,企業更需從戰略角度提升企業國際化經營中的合規意識,並持續從營運流程和場景裡挖掘風險警示,進而提前預判風險,實現有效的風險控管,包括:一、在不可替代性的技術中尋找可替代性方案;二、持續完善關鍵資源安全機制,透過投資、貿易和管理,確保資源供應安全,朝資源安全利用、開發與環境保護平衡之間的關係,才能實踐全球資源治理能力。
 
(本文刊登於經濟日報 2024/1/21 A11版)
關鍵字: 地緣政治 ; 企業合規 ; 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