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較利益」到「抱團結盟」—韌性供應鏈下的產業局勢發展
  • 719
  • 出版日期
    05月05日, 2022
  • 作者
前言

經濟學上有個古老但著名的理論「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指出一個國家因土地、勞力、資本等資源受限,若因生產某項商品(如:糧食)的機會成本較另一個國家為低,則應以生產該商品為主並出口,再透過貿易方式,向另一個國家進口生產機會成本較高的商品(如:紡織品)。如此一來,不僅雙方能互蒙其惠,整個世界經濟的總產量也得以提升。然而,2020年起COVID-19疫情蔓延導致全球物流受阻,加諸美中科技戰、地緣政治或軍事衝突等有形、無形的貿易壁壘出現,政府或產業被迫回頭檢討相關商品的取得策略,打造「韌性供應鏈」於是乎成為生存課題。

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推薦報告
  • 以上研究報告資料係經由MIC內部整理分析所得,並對外公告之研究成果, 由於產業倍速變動、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之因素,並不保證上述報告於未來仍維持正確與完整, 引用時請注意發佈日期,及立論之假設或當時情境,如有修正、調整之必要,MIC將於日後研究報告中說明。 敬請參考MIC網站公告之最新結果。
  • 著作權所有,非經本會書面同意,不得翻印或轉讓。
  • BACK
    評論此篇報告
    您的評論已送出
    我們會竭誠盡快地回覆您。
    分享此篇報告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
    登入
    正式會員第一次使用,請輸入會員編號/會員密碼/Email,系統會偵測第一次使用,註冊/認證之後,即可上線使用

    不是會員?

    邀請您申請免費試閱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