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大調查系列三】2017跨境網購年消費額成長5.4%
軟體
瀏覽數:22189
發布日期:2018/03/15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消費者網購行為進行大調查,發現近2年跨境網購比例無明顯增幅,但2017年曾進行跨境網購的網友,年均消費金額為16,378元,較2016年15,535元成長了5.4%,其中26~35歲是最主要族群。跨境網購族最青睞的網購平台為淘寶/天貓商城(69.5%),其次為日本樂天(19.3%)、日本Amazon(17.9%)、美國Amazon(14.2%)與eBay(7.2%)等。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跨境網購行為的接受與普及比境內網購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近2年跨境網購比例無明顯增幅,但從跨境金額成長可知,臺灣網友對跨境購物仍具消費潛力。
資策會MIC表示,在所有跨境網購管道中,最多數人習慣自行訂購(71.1%),而透過國內個人代購賣家比例則相較2016年(31.8%)成長至37.4%,其中女性比例(44.5%)大幅高於男性(31.3%);在整體透過國內代訂網站比例上,則從25.8%降至20.3%。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推測個人代購比例提升、代購網站比例減少的原因,與近年蝦皮、商店街個人賣場、Facebook等個人賣家經營管道增加有關,預估未來平輸、代理性質的平台也會受到影響。
根據資策會MIC調查,跨境網購五大類別依序為服飾配件(39.3%)、日常用品(36.9%)、3C產品(35.6%)、精品鞋包(20.9%)與家具家電(11.8%)。男性購買品項最大宗為3C(53.7%),顯著高過女性(14.5%);而女性購買最大宗則為服飾配件(52.6%)。其中男性跨境網購族購買力高過女性,年均消費金額為18,279元,女性族群為14,171元。跨境網購族選擇跨境網購的五大主因,依序為價格實惠(59.1%)、臺灣買不到(56.1%)、種類多元(24.6%)、促銷折扣多(24.1%)與品質優良(11.2%),不同性別也有所差異,男性第一名動機為臺灣買不到(66.7%),遠高過女性比例(43.9%),至於女性第一大動機是價格實惠(60.7%),其次才是國內買不到。
資策會MIC調查結果顯示,降低跨境購物意願的前五大主因,分別為退換貨不方便(45.2%)、國際運費太貴(44.2%)、消費糾紛求助無門(41.4%)、不信任海外網站(21.1%)與沒有直送臺灣,需透過第三方轉運(19.3%)。另外,相較起來「口碑因素」對於跨境網購資訊的獲取也相對國內網購更加重要,如親友推薦與PTT而言,在國內平台資訊獲取管道排行僅排名第6與第10位,卻在跨境網購資訊獲取管道中雙雙排入前5名,這也顯示跨境網購資訊相對更仰賴口碑。
*本調查期間2017第四季,有效樣本共1068份,於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3.0%
*本調查跨境網購範疇
指自行透過境外網購平台如淘寶、天貓、Amazon、eBay、ASOS、Zalora、Shopbop等或透過跨境代購網站、個人海外代購購買「實體產品」之行為,但透過境外旅遊平台訂購海外住宿、機票者則不在本次調查範疇
 
關鍵字: 跨境網購 ; 消費者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