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量需求面管理現況分析與機會
軟體
瀏覽數:3433
發布日期:2016/11/27

節能減碳是當前全球最被關注的議題之一,而電量需求面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是在政府支持下採取有效引導措施,透過電力公司、能源服務公司和電力用戶等,進行提高終端用電效率和優化用電方式,實現最佳社會效益、最低電力服務成本所進行的管理活動,故需求面管理是最快能看到成效的節約用電方案。

綜觀國際電力需量反應的需求面管理市場規模,全球商業部門需量反應的導入數量逐年成長,2016年為11萬個,預計到2023年將達98萬個,可見其龐大發展潛力。需求面管理部分之模式包含:抑低尖載、節約用電、負載移轉、能源替代等四項。國內高壓用戶已安裝電子電表或智慧電表,但多數住商企業╱部門╱建築皆未安裝電子電表或智慧電表,因此其電能需求面管理存在改善空間,可謂需求面管理藍海。

建立一個用戶雲端平台讓用戶可以更新自己的屬性資料,並自行模擬負載移轉及電費試算而進行用點節約,是電量需求面管理被企業採用的主要誘因。若公司缺乏用電負載資料、或缺少豐富的用戶屬性資料,需求面管理方案的成果十分有限。

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能提供用電負載資料,再加上更為豐富用戶屬性資料後,定可提升預測的精準度,故已具備AMI是需求面管理潛在用戶群。

需求管理面潛在用戶,從其生產狀況、用電情況來統計歸納較為可能參加減少用電措施的用戶,潛在用戶產業計有:紡紗業、鋼鐵基本工業、紙漿製造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石油及媒製品煉製業等。然而工業部門早已運用時間電價與多元負載管理方案,能進一步抑低尖峰用電之空間相對較小,因此批發、零售、餐飲業及住商大樓等住商部門潛力較被看好。

分析住商部門用電特色具備包括:住商用電需求相對工業部門的彈性為小、住商用戶的用電習慣差異大、時間電價尚未普及,以及欠缺專人管理電耗並分析節電效能等。因此住商部門目標用戶的投入意願,全仰賴電力公司需求面管理相關部門研擬適用方案的適切性。

另由於住商部門主體小、多、雜的特性,其用戶難以明確掌握用電消費之即時資訊與潛在節電效益;若輔導專業的媒介,如需量反應聚合商,來協助其參與電力公司的需求面管理方案,更能提升參與需求面管理方案之意願成效。

國外實施電業自由化多年,推行電量需求面管理經驗值得國內參考。國外需求面管理所面臨之各類障礙,可能是未來我國實施需求面管理制度面臨之障礙,包含缺乏通訊設備、管制障礙、用戶端能源管理等。

而影響電量需求面管理關鍵成功因素,在於提供的實行誘因是否足夠吸引潛在用戶;而所提供之誘因,最直接就是折扣幅度。

(本文刊登於2016/11/27 經濟日報 A12版)

關鍵字: 節能 ; 電量需求面管理 ; 智慧型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