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智慧化產業:感測與空間資料整合的展望
產業趨勢前瞻
瀏覽數:2146
發布日期:2015/03/16

感測技術至1980年代便已然出現,然而卻要到2000年之後,低功率的微型元件,包含處理器(Processors)、無線通訊(Radio Communication)與感測器(Sensors)得以被整合在一塊晶片,並且大幅降低價格、可大幅進行布建之後,才重新獲得業界的目光。感測器可以大量安裝在各個空間,蒐集各項資訊,結合無線網路,所形成的感測網,除了讓即時性的資料蒐集與分析變得更為容易之外,也由於感測網係為「多對多」的網路系統,資料可以在各感測器之間相互傳遞,讓資料得以跨越時間與空間,進行更為彈性化的資料應用分析;所謂與空間資訊的整合,便是將這些由感測器蒐集而來的數據,大量呈現在各類型的空間資訊分析系統之上,形成得以反映不同空間、時間,且容易判讀之資訊。

國際知名研究機構「開放地理空間協會」(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更指出,透過各類感測單元建構成的感測網,將可即時回報以及累積不同區域包括氣溫、濕度、陽光、碳排放、空氣品質以及交通流量等不同的數據資訊,進一步整合、展示在空間與地理資訊系統之上,成為各類政府決策、經濟活動的依據。對於政府來說,可藉由感測與空間資料的整合,作為交通引導、災害防治、都市規劃等各項空間治理的基礎,在此同時也可刺激相關技術與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與商業發展機會。

新加坡政府於2014年所提出的「通訊媒體產業總體規劃」(Infocomm Media Masterplan)的中長期計畫中,便將無線感測網與空間資料的整合,視為新加坡2025年的計畫目標,希望藉由感測與空間資料的整合,將新加坡打造成「數位港」(Digital Harbour)、「智慧國度」(Intelligent Nation),此舉,也再次呼應感測與空間資訊整合於未來經濟發展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展望未來,臺灣擁有堅實的軟硬體製造能耐,在無線網路、移動通訊等相關技術亦有長期的積累,此為臺灣朝向此一新興產業領域發展的優勢;然而,也如開放地理空間協會所示,形成感測網的前提在於建構感測器的各項標準與規格,才得以令感應器相互連接、分享不同的數據與資料,建立即時、全面的感測網。臺灣可以嘗試延續產學大聯盟的方式,邀請國內具有潛力之廠商以及研究機構,共同投入相關技術與產品的研發,以開創感測與空間資訊相關的規格、標準作為主要目標,同時藉由科技藍圖的描繪,逐步進行相關技術與專利的取得與布局。

在此同時,也必須結合相關領域的知識與人才,鼓勵大專院校以及研究訓練機構針對感測與空間專業,推出更多符合此一產業動態的「跨領域課程」(譬如:資訊工程與管理、都市與空間規劃、災防與環境工程等),厚植臺灣於感測與空間資料整合的能力,催生更多創新服務,以期在此一波新興產業取得發展的先機。 

關鍵字: 感測器 ; 空間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