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看「入侵與攻擊模擬」技術對資安產業帶來的新機會
  • 4290
  • 出版日期
    04月29日, 2020
  • 作者
前言

隨著各種新興技術逐步邁向商轉,企業為提升競爭力而加速數位轉型力道,數位轉型雖為企業與社會帶來商機與便捷,但同時也使企業面臨更嚴峻的資安威脅,因此做好資安防護成為企業的重中之重。然而,企業即便建置了資安防護卻仍有遭受網路攻擊的風險,這亦促使企業逐漸重視以第三方攻防演練來驗證自身資安防護的偵測與反應能力。2020年,全球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各國企業暫時改為居家上班,降低人員接觸風險,而傳統以人力為主的第三方攻防演練易受疫情影響而導致延宕,但企業資安風險在疫情蔓延下,需求不減反增。有鑒於此,本文將探討第三方攻防演練中新興技術「入侵與攻擊模擬(Breach and Attack Simulation, BAS)」之技術發展方向,以及國際BAS代表業者的產品與服務,以提供企業應用與資安產品暨服務業者技術發展的參考。

目錄
    第三方攻防演練的發展背景
    BAS市場驅動力
    基於代理(Agent-Based)
    多向量攻擊模擬(Multi-Vector)
    國際BAS業者發展觀測
    結論
    附錄
圖目錄
    圖一、全球資訊安全市場範疇
    圖二、第三方攻防演練技術架構
    圖三、AttackIQ FireDrill攻擊模擬儀表板
    圖四、Cymulate攻擊模擬儀表板
    圖五、XM Cyber紫色團隊執行圖示
    圖六、XM Cyber攻擊模擬儀表板
表目錄
    表一、第三方攻防演練之三種攻擊模擬方式比較
    表二、AttackIQ基本資料
    表三、Cymulate基本資料
    表四、XM Cyber基本資料
推薦報告
  • 以上研究報告資料係經由MIC內部整理分析所得,並對外公告之研究成果, 由於產業倍速變動、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之因素,並不保證上述報告於未來仍維持正確與完整, 引用時請注意發佈日期,及立論之假設或當時情境,如有修正、調整之必要,MIC將於日後研究報告中說明。 敬請參考MIC網站公告之最新結果。
  • 著作權所有,非經本會書面同意,不得翻印或轉讓。
  • BACK
    評論此篇報告
    您的評論已送出
    我們會竭誠盡快地回覆您。
    分享此篇報告
    Facebook
    Line
    Linkedin
    複製連結
    登入
    正式會員第一次使用,請輸入會員編號/會員密碼/Email,系統會偵測第一次使用,註冊/認證之後,即可上線使用

    不是會員?

    邀請您申請免費試閱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