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電子商店不賺錢 最在意物流成本
軟體
瀏覽數:4055
發布日期:2011/01/25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王義智表示,雖然2011年台灣整體網購市場成長前景看好,但是市場競爭激烈導致商品毛利率愈來愈低,業者獲利速度相對緩慢,目前仍有50%以上的電子商店未達損益平衡。

資策會MIC的調查發現,網路開店平台是小型或微型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重要選擇,有82.3%電子商店選擇在網路開店平台上經營電子商務,主因在於該平台能協助解決金流、物流和網站建置等問題,而且還能保有經營者的自主性。

台灣多數的電子商店偏好選擇多重的銷售通路,不僅在「網路開店平台(B2B2C)」與「拍賣(C2C)」網站上開設店面,同時也會「自行架站」,甚至增設「實體店面」;而「成本比較低(79.8%)」是電子商店選擇開店平台的首要考量,其次為「擁有知名的商店進駐(12.2%)」及「擁有漂亮的網頁美工效果(11.2%)」等因素。

資策會MIC的調查資料顯示,愈來愈多的電子商店有開設實體店面的意願,有57.1%的電子商店有增設實體商店的計畫,因實體店面可協助拓展銷售通路,接觸到更多的消費族群,而且消費者對於實體店面也會產生較高的信任感。

資策會MIC調查電子商店對物流業者的服務期待顯示,電子商店最期待能提供「特別優惠價格(62.1%),其次為「避免損壞商品(49.0%)」、「商品準時送達(48.5%)」、「送貨時間能夠配合買家(43.4%)」及「送貨人員服務態度(31.3%)」。

資策會MIC表示,電子商店比實體店面擁有更大的需求及使用量,在營運成本考量下,最在意的還是物流業者所提供的價格優惠,其次才是提供給買家的各項服務。

依據資策會MIC的調查顯示,2010年台灣電子商店提供給顧客的取貨方式,仍然以「宅配到府」為最主要的方式,但是以「超商取貨」服務方式的成長幅度最高,成長率為10.7%。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王義智表示,與「宅配到府」及「郵局寄送」兩種取貨方式相比較,「超商取貨」能夠提供消費者更大的取貨彈性,超商的24小時服務,讓上班族可以在任何時間取貨,並避免家中無人接應宅配到府的困擾。

整體而言,國內電子商店有50%是近三年內才成立,營運規模還不大,多數業者採取薄利多銷的市場搶佔策略,對未來營收成長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更認為未來網購環境將會愈來愈健全,但是競爭也會愈來愈激烈。

展望未來,電子商店受到電子商務環境成熟度、網購商品多元化等因素的影響,預估2011年將會有愈來愈多的網路商店增設實體店舖,預期至2015年則會積極投入跨國網購市場。

關鍵字: 電子商務 ; 網路開店 ; 實體店面